男女主角分别是孙健陆毅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三国追美记完整作品阅读》,由网络作家“鸿雁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三国追美记》是作者“鸿雁影”的倾心著作,孙健陆毅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县令大人久久无语,众人亦无言。事实上,就是默认了陆毅的话。半晌过后,县令才道:“陆公子辩才,吾不如也。然陆公子又是如何看待为官之道的呢?”听了县令的话,陆毅真想笑:我是辩才,真会夸奖人呀。胸中若无一策,口中怎有千言?想不服输,好,今天就搞死你,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唇枪舌剑。于是,陆毅便道:“官者,民也。生于民,长于民,而最后成于民。若无民,怎有官......
《穿越三国追美记完整作品阅读》精彩片段
几日后,陆毅一行人来到了陈留中牟。
到了这里,陆毅自然便想起了历史上的中牟县令陈宫。此行只在拿下他,不然誓不罢休!
于是,安顿好以后,陆毅便来到了县衙。通名已毕,家人便引着陆毅二人来到了后院。
此时,县令正和县丞在商议事情,听说陆毅前来拜访,便把事情搁下了。毕竟,陆毅现在已经很有名气了,七言诗的创举,抗匈奴的大志,还与大贤管幼安论交为友,这让陆毅在士林中有了一定的名望。所以,县令也想见识一下这个最近声名鹊起的少年。
相互见礼已毕,县令开口说道:“久仰陆公子英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陆毅连忙客气道:“大人过誉了,区区贱名,又何足挂齿。”
县令笑笑说:“陆公子过谦了,陆公子今日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陆毅道:“风欲去洛阳求官,今行至此,听闻大人有清名,故而特来拜会。风此来,实向大人请教为官之道和一县之政的。”
“呵呵,陆公子过谦了,陆公子大才人所共知,又何以向我这等小吏讨教呢?”
“大人过谦了,风乃真心求教,还望大人不吝赐教。”
“赐教不敢当,不过本县却可以与陆公子探讨一二。陆公子又何以看待一县之政的呢?”
一听这县令这么说,陆毅就知道,这个县令是个老狐狸,只会用官腔来敷衍人,只是不知道那县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陆毅也知道,自己的目的也不是县令,而是那县丞,县令的副手,所以,今天务必要用语言打动他,必须把他忽悠蒙,忽悠瘸才行。反正在这个社会上,你不忽悠别人,别人就会来忽悠你。与其被动的受忽悠,还不如主动出击。而人和人的相处,无非就是一个征服和被征服的过程,要么你去征服他,要么他就征服你。真正的平等,那是不存在的。所以,如果你不想被别人征服,被别人利用,那么,你只能去征服别人,想要独善其身,那是不可能的。打定注意以后,陆毅便开始忽悠了。
“既然大人垂问,小子无状,敢不直言。风以为,一县无政事。”
一听陆毅这么说,那县令和县丞二人都很惊讶,都觉得陆毅在信口胡说,不可思议。陈平也觉得陆毅这次是惹了麻烦了,再忽悠吧,你也得着点边呀。“一县无政事”,那还要县令干嘛?这不是指明了县令是多余的吗?不由得,陈平在心里暗暗替陆毅着急。
果然,只见那县令大人生气的说:“陆公子此言,吾甚是不解,望陆公子明释之。”
虽然县令大人脸色很是不好,但陆毅却依然微笑着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县之地,户不过千,民不足万,又能有何事?若水利兴,农事顺,百姓自有余粮,则饥谨之事无有;若商业兴,市场利,百姓自有余财,则贫苦之事无有;若乡民皆知自卫,农闲以练弓马,编组以习战阵,百姓自有其法以御外敌,则兵革之事无有;若令乡老以参政,百姓之争自裁之,则诉讼之事无有;若请圣贤以教化,讲道德而明礼仪,重荣辱名誉而轻市利,则盗窃伤风之事无有;若能用能人以各守其责,明法令,肃政纪,使百姓可以安乐而居,则一县之内可有事可为乎?”
陆毅的话刚说完,县令大人的脸色就变得更难看了。如果真象陆毅所说的那样的话,那一个县城也确实是没有什么政事了,那县令的存在也确实是多余的了。陈平也不禁暗暗叹息,这陆毅是真能白忽呀,口才也真是了得呀。不过,那县丞到是有点意思,在那里一言不发,只是静静的听着陆毅白忽,而眼睛里却时不时的闪着精光。
“若诚如陆公子所言,一县之内无事可为,那还要我这个县令干什么?莫非陆公子以为大汉之政有何不妥吗?”
又开始上纲上线了,这县令果然是个老滑头,不过,陆毅对此却并不感冒。对付油滑狡辩的人,你只能比他更油滑,更能狡辩。
于是,陆毅便朗声说道:“至于大汉之政有何不妥,我辈尚不足以论之。然一县之内虽无政事,但县令却不能没有。如果没有了县令,那谁来领导生产建设呀?谁来发号施令呀?谁又来负责一县的日常工作呢?县令者,县之令出者也。更准确的说,无非是一个权利的象征而已。整个县的百姓把权力给了你,而你呢,不过是个发号施令的工具罢了。所以,人们才会说大人是当地的父母官,因为你离老百姓最直接最近呀,而在朝廷的众官员中,你也是唯个直接接触百姓的,所以,一县之令,是最能表达民意的。若一县之令不能表达民意,那此县之令恐不久矣。
所以,一县虽无政事,却不能没有县令,正如一个国家一样。一个国家虽然没有什么大事,但却不能没有皇帝。因为皇帝是一个国家权力的象征,而县令也是一个县的象征。所以,一县之令的品行才德,皆反映了整个县城人的风貌。所以,一县之令,实为一县人之首也。人不可无首,国不可无君,而一县之中,又怎可无令呢?”
听完陆毅这翻话,县令大人久久无语,众人亦无言。事实上,就是默认了陆毅的话。
半晌过后,县令才道:“陆公子辩才,吾不如也。然陆公子又是如何看待为官之道的呢?”
听了县令的话,陆毅真想笑:我是辩才,真会夸奖人呀。胸中若无一策,口中怎有千言?想不服输,好,今天就搞死你,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唇枪舌剑。
于是,陆毅便道:“官者,民也。生于民,长于民,而最后成于民。若无民,怎有官?而官又为民之主也。主民之事当倍于己之事。
孔子曾言:‘虎兕出于匣,圭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也?’且民间也有谚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所以,为官之道,无非是为民主事而已。若不能为民主事,那此官不做也罢。至于结党营私,渎于职守,贪污受贿,腐败堕落,上惑天子谄媚长官以荣宠万千,下奴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以中饱私囊,实非人也,又何以为官?
至于天子之意,当辩而从之,盲从不如弗从也。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当尽心以分主忧,竭力而挡主辱。诚如此,则为忠臣也,却非贤臣。贤臣者,当为主筹划之臣也。忧主之兴衰,虑主之荣辱,思主之前景,念主之恩惠,规主之无状,劝主之不明,正主之失误,补主之不周。故而,忠臣者,主之肱股也;贤臣者,主之头脑也。故天子之意,忠臣盲从之,而贤臣则辩而从之。主之善令,忠臣于主无碍;但主之愚令,忠臣必损主之誉也。若为贤臣,当规劝之,正补之,使主之名誉无损也。所以,做忠臣难,做贤臣更难。
而同僚之间,尚需礼上往来也。而此间之事,亦需度之。若拜官公朝而谢恩私门,则朝廷纲纪必乱矣;若清高自诩目中无人,则朝中之事亦难为也。故此公私之间,实难分理之。
故而为官之道,实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上应无愧于天子,下亦无愧于万民,中间仍需无妨于同僚,此何其难也。
此风之愚见,想大人已为官数载,必定另有高论吧。”
陆毅一口气把话说完,见众人都默默无语,呆呆的出神,心里便不觉得暗自得意。
过了半天,县令才说道:“想不到陆公子虽年幼,竟然深谙为官之道。陆公子一席话,道出了在下多年的经验。今天听了陆公子的一席话,真是胜过细读十年的典籍。只是吾有一事不解,陆公子既然深知为官之难,又为何要前往洛阳求官呢?”
陆毅就知道这老头儿会这么问,所以笑着说道:“世以田横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今众人不智,则为一身。大丈夫所为,但凭义之所在,道之为先。
并州,苦寒之地也;匈奴,虎狼之徒也。并州百姓久遭边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家庭四散,骨肉分离,凡我大汉有识之士无不深怜之。并州虽穷,亦我大汉之国土也;百姓虽愚,亦我大汉之子民也。先贤曾言:‘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逐!’今我大汉不仅天威被犯边界沦丧,而百姓竟还遭异族胡虏之蹂躏,凡我大汉之热血男儿怎能坐视而不管?怎能置大汉之天威于不顾?置同胞之安危荣辱于不顾?
故此,风欲前往洛阳求官,北上并州以御匈奴,扬天威于塞外,救百姓于水火。风虽为一介书生,但却有一腔热血万种豪情。不成功,则成仁。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且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年少无为,转眼百年,大丈夫建功立业岂能因难易而弃之?且为国家出力,为百姓生死,大丈夫又岂能因一己之私而废天下之公?
故此,前途虽有千万难,风往矣!”
听了陆毅的一翻话,县令大人竟然也被感动了,居然对陆毅深深一揖:“凌宇大志,老朽佩服。”说完,竟叹了一口气:“唉!老朽老矣,已不复当年之勇。今听凌宇所言,老朽惭愧啊。”
看着人家感动涕零的样子,陆毅也不好意思了,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县令大人呀,也是长者呀。所以,陆毅赶紧扶起了县令,说道:“大人怎可如此,风何以克当啊。”
随即,县令大人又说道:“如今朝中局势很乱,凌宇应该比老朽清楚,所以,凌宇此翻前去洛阳,一切小心呀。若凌宇有何所需,老朽必倾力相助。”
见忽悠成功,陆毅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而此时天也很晚了,陆毅便道了声谢,和陈平告辞了。
陆毅走了以后,那县令大人便对县丞说:“此人如何?”
那县丞说:“非百里之才。”
“公台可愿随之前去?”
“宫欲行,然大人提携之恩,宫尚未报答。”
“哈哈,公台今日怎也‘拜官公朝,谢恩私门’了?吾老矣,无能为也矣。且公台素有大志,又兼具大才,怎能老守于中牟呀?陆凌宇非池中之物,吾欲助之,今只好舍了你了。吾为官半生,历尽世故,今日总算做了一件对得起天下百姓的事了。”
那县丞感激涕零,叩首而去。
次日一早,陆毅一行人收拾好了东西,正准备上路,忽见车前站立一人。陆毅仔细一看,原来是县丞大人,陆毅很是奇怪,连忙走到近前施礼。
只听那县丞说道:“在下陈宫,表字公台,今愿随凌宇而去,为并州百姓,天下苍生,尽一分绵力。”说完,对陆毅深深的施了一礼。
一听到陈宫这个名字,陆毅当时愣住了,呆了半晌。那县丞竟真的是陈宫,看来昨晚的一番口水没白费呀。陆毅不觉得在心里暗自庆幸,还好古文学的好,想不到竟有这么大用处。
陈宫啊,可是陈宫啊,自己身边终于有了一个一级的大谋士了,哈哈,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啊……陆毅不由得又在心里开始了意。
见陆毅呆呆的半晌不说话,陈平赶紧把陈宫扶了起来,并顺便把陆毅弄醒了。
陆毅赶紧拉着陈宫的手说:“久闻公台大名,今公台相投,风真是感动得无以言表啊。风刚才过于激动,多有失礼,还望公台见谅。”
见陆毅如此的客气,陈宫忙又客气了一番。
随即陆毅说道:“今日公台前来,可休息一日,明日在走,今日我要和公台大醉一场。”
可陈宫却连忙说道:“不必如此,宫已收拾妥当,即刻即可上路。况且大事为重,来日方长,凌宇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听到陈宫这么说,陆毅又是一阵感动,人家这才叫真心相投呢,东西都收拾好了。于是,一行人便上了大路,直奔洛阳而来。
当然,陆毅也有劝他的理由,当陆毅说出此去青州的目的是拜访大贤管幼安时,陈平终于眼睛一亮,诚然,大贤管宁的名望和魅力是不可挡的,陈平也无法抗拒,再加上陆毅的百般劝说,陈平便无奈的同意了陆毅的想法。
陈平知道,陆毅的志向并不是一州,而是整个天下,所以,陆毅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自己铺路,给自己造势而已,借拜访大贤之名以抬高自己的名望,同时,也在给自己网罗羽翼,他日羽翼丰满以后,便可在天下大乱之时乘势而起,席卷天下。
当然,除了陈平持反对意见以外,赵云对去青州之事也是颇有微词,赵云和陈平的想法也是一样的。陆毅对陈平说去青州是为了拜访大贤管宁,而对赵云的解释就是要去拜访太史慈,并且,陆毅还把太史慈吹得天花乱坠,年纪轻轻便枪法无敌,乃是一世之英雄,青州的豪杰,这勾起了赵云的好胜之心。其实,赵云也很自负自己的武艺,因为在临下山时,恩师曾对他说,他的枪法在世上已经鲜有敌手了,让他好自为之,今天突然冒出了一个太史慈,竟敢说天下无敌,在陆毅的反复挑拨下,年轻气盛的赵云自然就落入了陆毅的圈套。
而云伯管亥等人尽管对去青州也有一些奇怪,不过,也没有什么异议,毕竟他们是下人,主子说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呀。
于是,一行人又改道向青州进发,向东莱黄县赶去。一行人的速度特别快,因为陆毅心里急啊,此去青州实在是有风险,万一回洛阳晚了,官位没有了,那就要另想办法了。再说,太史慈是否在家还不一定,即使太史慈在家,按历史史实推算,太史慈的老母亲应该在世,他能不能跟着自己去并州还是个未知数。而那些个青州的名士大儒们,会不会给自己面子还不一定呢。陈平也急,赶紧把你的私事办完吧,弄完了好去拜访大贤,还要去洛阳求官呢。赵云也急,因为想见识一下这个年纪轻轻便枪法无敌的人。赵玲看着哥哥着急,心里便自然也急。而云伯陆童管亥三人,看着大家都急,心里自然也开始着急,尽管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就这样,一行人急忙急火的不到十天便赶到了东莱黄县。陈平只在意大贤管幼安,对于太史慈,他是不感兴趣的,所以,他便留在了客栈。而云伯陆童是下人,自然也就留在了客栈。由于要去办正事,所以,赵玲也留在了客栈。就这样,陆毅便带着赵云管亥二人来拜访太史慈。
太史慈的父亲太史恭曾经是北海都尉,所以,太史家在东莱还是小有名气的。而此时太史恭早已去世,太史慈年纪尚幼,他正在家奉养母亲,同时也在练习武艺。
当陆毅等人出现在太史慈面前时,太史慈不禁愣住了。自从父亲去世以后,家中就很少来客人,今天到好,一口气儿来了三个。
相互见礼已毕,陆毅便开门见山的说道:“久闻公子乃太史将军之后,枪法高妙,武艺超群,胸怀大志。今凌宇欲去洛阳求官,北上并州抵御匈奴,希望公子能为并州百姓天下苍生助凌宇一臂之力。”
陆毅刚把话说完,太史慈便推辞道:“凌宇谬赞了,慈自幼驽钝,家父的本领尚未学会十之一二,不过凌宇之志实令慈钦佩不已,然家母年老体弱,慈仍需在家侍奉母亲,以尽孝道,老母在,不远行,请凌宇恕慈实无能为力。”
其实,陆毅早知道太史慈会把他的老母亲抬出来当作借口,并且,陆毅知道,太史慈的母亲深明大义,当年就是她让太史慈去帮着孔融解北海之围的,如果他听说儿子有机会为国家出力,建功立业,造福苍生,估计她是不会拖儿子的后腿的。所以,陆毅便想从太史慈的母亲身上找到一个突破口。
临行时,陆毅特意把张飞送给自己的千年人参带了出来,赵云和管亥很是奇怪,不过,他们也没有多问。现在,是这个千年人参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于是陆毅说道:“吾知公子乃大孝之人,侍母至孝,然吾也曾听闻老夫人年老多病,故此,吾此次前来,特带来千年人参一棵,希望能对老夫人的身体有所裨益。”
说着,陆毅便让管亥呈上来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打开一看,盒子里确有一棵人参。几人一看,只见此参很是硕大,样呈人形,至少有一米长,半斤沉,最可贵的是,此参竟然和刚出土时一样,并没有流失多少水份。其实,当初张飞在送给陆毅人参时,那是千叮咛万嘱咐呀,要么陆毅赶紧吃了,要么一定把保管好,否则就失去效用了,并把保管的方法详细的告诉了陆毅。陆毅回去以后,便把人参交给了云伯保管,云伯知道这是稀世珍宝,不敢造次,保管得很是尽心,这人参到现在还能和出土时一样,云伯是功不可没的。
众人一见此参,不由得都吸了一口凉气,今天算是开眼了。管亥心里想:“跟了少爷这么久了,想不到少爷还有这样的宝贝,我怎么就不知道呢,只是不知象这样的宝贝少爷还有多少。恩,跟着这样的主子,有前途。”
太史慈虽然年幼,但自小长在官宦之家,人生阅历亦是不俗,并且又由于母亲多病,经常抓药,对于一些药材也是很了解的,也见过不少名贵的药材,但对于这棵千年人参,太史慈今天可是第一次见到。其实不光是太史慈是第一次见过,就是赵云和管亥,也是第一次见过,倘若陆毅今天不把这棵千年人参拿出来,二人恐怕一辈子也见不到这棵人参了。
见此参如此珍贵,太史慈赶忙推辞说:“凌宇的好意,慈心领了,然此参乃稀世珍宝,慈实不敢受,况且家母之病只需寻常药物即可,实不敢暴殄天物。”
见太史慈推辞,陆毅刚想劝说,却见一位老夫人从后堂走了出来。那老夫人虽然瘦弱,却目光炯炯,很有精神。
见那老夫人从后堂走出来,太史连忙上前搀扶,口里叫了声“娘亲”。陆毅等人一看,便知道这位老夫人就是太史慈的母亲,于是赶忙上前施礼。
见众人上前来施礼,那老夫人便责备太史慈道:“慈儿,今有贵客登门来访,为何不通知我一声,怎能如此怠慢贵客。”
随即那老夫人又道:“自先夫亡故以来,家中便很少来客人,招待礼数不周,望贵客海涵。今几位前来,定有要事,不知几位如何称呼,所为何事而来?”
见太史慈的母亲出口询问,陆毅连忙上前施礼答道:“在下吴郡陆毅陆凌宇,今游学至此,听闻太史公子有英名,特来拜会,并献上人参一棵,望老夫人笑纳。”
听陆毅这么一说,老夫人点了点头,并仔细打量着陆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