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墨斋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全文阅读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全文阅读

汾清三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精品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芈华扶苏,是作者大神“汾清三杯”出品的,简介如下:听子婴这般解释,王燕也是一愣,转而道:“可大王前些日子,还派人前来探访……”王燕没有说下去,那时候王翦自然是继续称病。“子婴!就当外大父求求你,你回去莫要和大王说我身子好了……”宫内的事,可不比子婴想的这般简单,真有人抓着这个把柄,自己免不得要受处罚。听着王翦的语气都软了,子婴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反问道:“为臣子的应该如......

主角:芈华扶苏   更新:2024-08-01 19:5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芈华扶苏的现代都市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芈华扶苏,是作者大神“汾清三杯”出品的,简介如下:听子婴这般解释,王燕也是一愣,转而道:“可大王前些日子,还派人前来探访……”王燕没有说下去,那时候王翦自然是继续称病。“子婴!就当外大父求求你,你回去莫要和大王说我身子好了……”宫内的事,可不比子婴想的这般简单,真有人抓着这个把柄,自己免不得要受处罚。听着王翦的语气都软了,子婴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反问道:“为臣子的应该如......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子婴笑道:“颠簸的马背当然不行,可若是平稳的马背呢?”

黑夫喃喃自语,仔细咀嚼着小公子的话。

这几日相处下来,黑夫倒是发现,小公子年纪虽小,可见识不少,果然,大王的长孙就是这般聪慧。

子婴没有立刻说出马鞍来,只是道:“等回了咸阳,还得好好谋划一番。”

“诺!”

……

虽说马鞍和马蹄铁并不难,可还是得好好研究一番,才能确定制作工艺。

在这里,子婴可没有时间。

到了第五日,王翦给子婴送了一个礼物。

一匹白色的小母马。

母马似是未成年,倒是符合子婴来骑乘。

洁白的皮肤,外加柔顺修长的马尾,远观起来倒是非常漂亮。

“子婴,这马儿以后就是你的了。”

骑在小马身上,子婴十分开心,之前都是自己坐马车,这下倒是可以自己骑马了。

这对自己来发明这等个马鞍和马蹄铁,倒是提供了便利。

“谢,外大父。”子婴骑了一圈回来,十分地兴奋,转而道:“回去我一定好生和大父说道,外大父身体健朗带着我去打猎,还给我送了一匹马,让他不要担心。”

王翦听完呵呵笑了起来,这子婴还真是懂事……

等会……身体健朗?王翦的脸色一变,立刻道:“这可不能说,你得说,外大父身体欠安。”

“嗯?”子婴小脸带着疑惑,“这不是骗人么?”

“子婴,你就听你外大父的,就这般说。”王燕站在身边,也跟着劝说。

子婴立刻摇头,自己的目的,可是要让王翦和自己一起回去。

估摸时间差不多了,自己也待不了多久,这个时候,就得摊牌了。

“那不行,我不能骗人。”子婴略显固执。

一旁的黑夫和蒙毅见状,已然悄悄地溜了出去。

这家务事,他俩可没办法掺和进去。

现场,也就子婴一家三口和王翦了。

王翦身体硬朗,整个大秦的人都知道,连大王也知晓。

可这话,却不能当人面说出来,若是挑明了说,那就是欺君之罪。

按照秦国刑罚,多少要受到惩处。

可谁会拿这样的事作数?

今天,这子婴确实犯了牛脾气,不管王燕怎么说,子婴就是摇头,死活不愿意。

这可是大王的长孙,真的让他回去这般说,王翦免不了要受处罚。

王燕无奈,望着扶苏道:“这孩子满口都是你教的,快过来劝说一二。”

两人夫妻关系甜蜜,在不事上,王燕都让自己的夫君来做决定。

可王燕,毕竟是将门之女,在一些事上也会有自己的看法,等到夫妻俩意见相悖时,扶苏多少也会听娘子的。

可今日,扶苏却是直接摇头,“这等事,我赞同子婴,君子之道……”

见扶苏又要长篇大论,王燕就觉得头疼,她瞪着眼望着子婴,略带怒意:“你可知你大父知晓外大父身体已好,会作何处理?”

子婴一脸茫然,“外大父因病辞官,现在病好了,岂不是很正常?”

听子婴这般解释,王燕也是一愣,转而道:“可大王前些日子,还派人前来探访……”

王燕没有说下去,那时候王翦自然是继续称病。

“子婴!就当外大父求求你,你回去莫要和大王说我身子好了……”

宫内的事,可不比子婴想的这般简单,真有人抓着这个把柄,自己免不得要受处罚。

听着王翦的语气都软了,子婴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反问道:“为臣子的应该如何?”

“那自当是为国效力,为大王解忧!”王翦听子婴这般问,也是直接开口。


听到王翦这话,子婴当然不信,可总不能和自己三岁孩子较真吧。

有了剑,子婴想了想继续道:“可我年纪尚小,得找个人帮我拿着。”

“持剑人?”蒙毅摸着太阿剑,心情激动,这等宝剑,哪个男人不喜欢,“小公子何必找别人,我就可以。”

蒙毅毛遂自己,可子婴摇了摇头。

毕竟是大父的护卫,蒙毅不可能做子婴的护卫。

于是子婴望向王翦,“外大父,能给找个人吗?”

雍城内,最不缺的就是军人,给自己外孙找一个持剑人,自然没有问题。

可子婴说这话后,王翦不知怎的,鼻子却是一酸。

子婴助我破楚之法,却又不敢明说,可见小家伙的谨慎,现在又找自己要一名持剑人,目的不言而喻。

这哪是要什么持剑人?这是要一个护卫啊。

原来这小子拐弯抹角要了这把太阿剑,是在这等着呢,可见,子婴在深宫内也并不安全。

起码,他自己觉得自己不安全。

想到这里,王翦又想起了大王小时候,在赵国的颠沛流离,这和小子婴太像了啊。

那时候的大王没人疼,可现在的小子婴还有自己这个外大父啊。

于是拍着胸脯道:“当然可以,我大秦最勇猛的锐士,只要你看的上,随便挑。”

听到王翦的保证,子婴歪着脑袋想了下,“那我就要黑夫,来当我的持剑人。”

如果说,在战国时代,留下名字的人有多少?

想必现代人都能说出个不少,可这些都是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呼风唤雨左右历史进程的大人物。

谁能给自己当什么持剑人?

而另一位,让人记住姓名的,就是这位黑夫了。

中国写家书的第一人。

按照时间计算,此刻的黑夫应该正在雍城大营,明年就要开赴楚地与楚国决战。

也应该是明年,黑夫就会写出那一封家书。

子婴上辈子是历史系的学生,对这个名字,自然是熟悉。

自己既然穿越而来,这黑夫也跟着沾了光,前线是不用去了,可直接当自己的护卫。

王翦和蒙毅自然不知道黑夫是谁,两人在脑海里搜索了半天,也没想起这个名字。

大秦的锐士那般多,这些个将领哪会每个名字都晓得。

“黑夫?”王翦想了半晌,疑惑道:“这人很强吗?我咋没听说呢。”

是啊,一些精锐之士,哪怕爵位不高,王翦多少还是认得的。

子婴思索了下,立刻道:“这是奶娘告诉我的,多半是个熟人。”

王翦点点头,原来是子婴的奶娘,那就都对上了,可王翦却是一摆手道:“这熟人介绍的,并不靠谱,外大父给你挑几个好的,你再选选。”

子婴立刻摇头,“我就要他。”

王翦闻言,脸上露出了笑意,看来小家伙还是想要自己人放心。

由此可见,子婴在王宫内,所处的地位并不太好。

王翦的内心,又是一阵悲凉,自己的外孙在王宫内过的并不好啊。

“好,都依你。”

……

子婴不得不佩服这个时代的效率,吃了早饭后,黑夫就被领到了自己的跟前。

跪在堂下,黑夫低着头心里紧张。

原本今日是没有操练的,本可以休整一天,可却来了人,把自己领到了王翦老将军的府邸里。

自己虽为咸阳人,可也没进到这大户人家里。

一路低着头,害怕自己冲撞了谁,到了屋内,听的蒙毅说了声,“到了。”

就跪在了下面。

他不知道,到底是谁,想要见自己。

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这书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作者汾清三杯把人物、场景写活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主人公是佚名,《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这本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穿越、历史、历史古代、佚名穿越、历史、历史古代、 的标签为穿越、历史、历史古代、并且是穿越、历史、历史古代、类型连载中,最新章节第285章 兵临城下,王都粮草充沛,写了601357字!

书友评价

前面还好,后面就开始了

草率了,重搜了一下。 子婴?和胡亥”的关系有多种说法,具体如下: 1.子婴是胡亥的侄子。这种说法认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提到的“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其中的“兄子”指的是兄弟的儿子,即胡亥哥哥的儿子。然而,这一说法存在疑点,因为史书记载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曾将兄弟姐妹全部杀死,如果子婴真的是秦始皇的儿子或胡亥的兄长,那么他不太可能幸免于难。因此,有人推测这里的“兄子”可能是指远房亲戚或者宗室中的其他成员。1 2 2.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记载,“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但这种说法也存在问题,因为历史上明确记载的秦始皇的弟弟只有长安君成嬌一人,而且他在后来,叛逃去了赵国。此外,还有观点认为子婴应该是扶苏之子,但同样难以解释《史记·李斯列传》中的相关记载以及年龄上的矛盾之处。1 3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子婴就是胡亥的哥哥。这种说法的依据来自于对《史记·六国年表》中断句的不同理解:“赵高反,二世自杀,高立二世兄子婴。”有人认为应该断为“二世兄,子婴”,也就是说子婴是胡亥的兄长、秦始皇的儿子。不过这种观点也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1 综上所述,关于子婴与胡亥之间确切关系的问题至今仍无定论。各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需要结合更多的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来

这本书,就不能带脑子看,知道不,大家来看一个乐呵,还是很不错的

极限降智无脑流,真以为几十万大军的统帅这么好做还三岁

不过剧情有点儿快了,子婴有点太聪慧了

热门章节

第229章 围堵,兴奋的廓尔!

第230章 激战,勇猛的项羽!

第231章 廓尔大笑,子婴你插翅难飞!

第232章 笑的太早,沙雅是援军?

第233章 援军抵达,愤怒的韩信

作品试读


子婴当然知道,在这朝堂之上,可没有人会理会一个三岁小孩的话,可子婴还是想开口。

看着眼前嬴政落寞的身影,子婴意识到,这不但是千古一帝,还是自己的大父!

不管众人怎么想,子婴还是开口,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三个字细若蚊声,可大殿内这般安静,还是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众人心中疑惑,这大殿内,怎么突然有小孩的声音?

当看到大王扭头望着自己的长孙子婴时,众人这才恍然过来,原来说话的是小公子子婴!

可咸阳城内,哪个人不知道,这小公子虽然生的可爱喜人,可三岁了压根口不能言啊!

三岁不能言语,这放在民间也是迟缓痴傻之人,大王为了这事没少请大夫前来治疗。

可看完之后,小公子身无异样,只是发育迟缓而已。

这要是在个普通人家,也就是个小事罢了,顶多孩童蠢笨痴傻,只要有一把子力气,照样可以生活下去。

可子婴,生在的是帝王之家,虽贵为长孙,若是真的蠢笨痴傻,以后与这王位可就无缘了。

但今日,这子婴不言则已,一开口就是这石破天惊之言,恰恰是在这大王最需要支持的时候。

可朝堂议事,毕竟不是儿戏,群臣的议论顿时响起。

“恭喜大王,小公子终于开口,可这决议还望大王三思啊!”

“是啊,三岁小儿,哪里知道其中复杂艰辛,大王明断秋毫,此时决不是进攻楚国的最佳时机。”

……

人群议论,大多数的意见都是劝大王三思,可这子婴一开口,让朝堂的气氛变得不一样。

而这其中最苦闷的,当然要属李斯了。

调集兵马,干系最大的,除了领军的将领外,就要属他了。

当大殿内的群臣和自己一条心时,李斯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他最怕的是这帮武将,为了军功再度抢邀着要去攻打楚国。

好在,李信和蒙恬给他们打了一个样,连这两个猛人都折戟楚国,哪位武将还敢出这个头?

而文官们,李斯倒是不担心,自己虽然掌控全国的后勤调度,可执行下去,免不得其他官员的配合。

动员五十万大军,可不是嘴上说一说而已,从各地汇集,其中的粮草辎重,衣物补给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然,大秦也称得上家大业大,可楚国也是横跨千里的大国,大秦高度施压反而会助长了楚国的内部团结。

负刍虽然不足挂齿,可在大秦半辈子的昌平君已经归了楚国,这就让战争的难度更上了一个档次。

原本,只要再沉默几秒,兴许大王就会从长计议,哪怕依旧要攻打楚国,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让他多些准备时间。

可当李斯听到“我赞同”,瞪大了眼睛望着子婴,哭笑不得。

虽然三岁孩童所言,当不得真,可他毕竟是大王的长孙,而此刻又站在高台之上,李斯摸不准大王的想法。

此刻的嬴政也是错愕的,他没想到自己的孙子,竟然能听懂自己的想法,这和以前印象里的反应迟缓的孙子完全不一样。

他望着那幼小的声音,反倒来了兴致,问道:“来,你说说,你为什么赞同要打楚国?”

这话一出,李斯顿时松了口气,这三岁的孩童哪里懂得什么道理?

大王这样一问,等到子婴答不上来,这调集大军的事宜,还可以再缓上一缓。

子婴闻言,站在原地没有立即说话,他自然知道,楚国必灭。

可也不是在今年。

此刻的年月,应该是公元前225年,秦王政22年。

而楚国的灭亡是在公元前223年,时间还需要2年,对于历史系的他来说,这段历史他自然熟悉。

秦王政23年,嬴政差王翦率领五十万大军攻伐楚国,次年楚国灭亡。

这也是子婴敢于接话的原因,楚国这一战必然要打,但,出兵的年月得是明年。

他正在想着,怎么用孩童的语气,来回答自己大父的问题,一旁的赵高倒是先开了口。

望着子婴愣在原地,赵高上前连忙谄笑道:“大王说笑了,小公子今日才开口吐言,哪里知晓这般多的言语,或许是刚才跟着大王念叨了几句,仿着说了句‘我赞同’的话语。”

众臣听到这话,各个都松了口气,赵高说的在理,原来今日小公子才开口说话,兴许是跟着大王念叨了一句赞同。

而此时,李斯终于放下了心来。

大王虽然为人霸道,可他是个明君,不会因一时的怒气而冲动。

当初,自己写的谏逐客令,被多少同僚劝阻,莫要忤逆了大王的意愿。

可大王看完后,还是遵循了正确的意见,取消了逐客令,并给自己加升到了廷尉。

李斯相信,大王不会这么糊涂!

嬴政心中也默叹了一口气,赵高说得多,小孩子学大人说话也正常,何况自己的孙子今天刚开口,刚才的话当不得真。

他默然地转过头,正想和群臣再辩解一番,可子婴这时候开口了。

“孩儿不懂得天大的道理,只知道,猎物最脆弱的时候,就是在它受伤的时候,这时候不给它致命一击,等到它缓过气来,想要猎杀,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一股脑儿将话说完,子婴显得有点喘,可这声音实实在在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大殿内的百官,顿时愣住了,没想到子婴不但开口说话,还说的这么流利。

而且举得例子恰到好处,其中道理浅显也真实。

“这……这小公子,竟能答的上来?”

“岂止答的上来,眼下的楚国不就是这副情形么?”

李斯见群臣开始为子婴说话,立刻道:“可……可我大秦,也需要休养时间啊……”

说完,就望向了台上的大王,当看到大王一脸所思,李斯心里暗道坏了。

“猎物最脆弱的时候……”嬴政嘴里念叨着这句话,心里充满了激动和一丝诧异。

这句话说得在理,此时的楚国虽然胜了秦国,可负刍夺得王位不争,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当初他认为,二十万大军就可歼灭楚国,也是看在楚国内乱之际。

虽然项燕最后逆天改命,可楚国的本质问题没有解决。

曲、景、昭三家的争权夺势,还在楚国上演。

而最让嬴政诧异的,是子婴竟然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来。

想到这里,嬴政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对着众臣道:“你们看看,你们饱读诗书,都比不得我孙儿的见识。”

众大臣尴尬地杵在原地,低头汗颜,可转念一想,这没准是大王上朝前嘱咐小公子所言,想到这里,大家的心里好受了许多。

否则,这般三岁就懂得这等道理,岂不是过于妖孽?

何况道理浅薄,这里谁都知道此刻楚国虚弱,可大秦刚刚才败了一仗啊。

此消彼长,还真不能说大秦稳操胜券。

未等李斯说话,一旁的王绾走出人群,再度谏言道:“大王当以国家为重,岂可因一孩童戏言,赔上这国运?”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阅美四季回复书号1562

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虽然运粮来的机会渺茫,可毕竟来了王令,也许会有转机。

众将士颇为期待,不知道这竹简内,到底写了些什么命令。

从信使手中接过竹简,王贲吩咐道:“快,扶下去,安排些吃的。”

能从函谷关到这大梁城,这一路不知遇到多少危险。

安妥了信使,王贲这才打开了书简。

一旁的将士们,盯着将军的脸,期盼着会有转机发生。

可拿着竹简的王翦,脸上没有悲喜,却露出了惊疑的神情,只一会功夫就合上了竹简。

王贲心中重重吐出一口气,道:“大王有令,若真守不住这大梁城,可撤回大秦。”

将士们并不意外,可这条命令,将军的怎是这般表情?

“将军,那粮草是否可以运到?”副将赶忙问,谁也不想丢了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梁城。

王贲摇摇头,把竹简递了过去,道:“自己看吧。”

副将连忙接过,摊开竹简看了起来,一旁的其他几人也跟着凑近瞧着。

可才一眼功夫,其中就有一人惊呼道:“什么?大王竟让我们去袭击运粮队?这上哪去伏击?”

那人站在外围,只瞟到了其中一句,顿时嚷了起来。

“嚷什么?没看到上面写着,是伏击陈郢运往函谷关的运粮队。”副将呵斥了一句,“昨个不是斥候来报,有一队人马去了陈郢,兴许是去调集粮草。”

“哪里是个一队?斥候不是说了,人数太多看不清,这几日早晨雾气大,看的不真切。搞不好有好几万呢!”

“我们不是怕死,可这不代表我们直接去送死,我情愿与这大梁城共存亡!”

“对,我们愿意与这大梁城共存亡!”

人群渐渐嘈杂起来,副将也没了继续看的心思。

“吵什么?”王贲瞪着众人,这群人都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将领,他知道众人不怕死,可眼下,除了大王这个计谋,也就只有逃回秦国的选择。

虽说他严密封锁了消息,项燕并不知道大梁城粮草不足,可若是项燕打不下函谷关,再回头打自己这大梁城,到时候该怎么办?

王贲不觉得自己可以守得住,这大梁城内的百姓哪里禁得起两场长期的围困战?

到时候,还不是只能按大王说的办,退回大秦。

可这和丧家之犬何异?

想到这里,王贲的脾气上来了,顿时喝骂道:“死都不怕,还怕楚军?我们怎个不能去截个粮道?这信里不是说了很清楚,打不过咱再退回秦国也无妨,大王都这般说了,你们还有什么可嚷的?”

众人低头不语,在王贲发火的时候,可没人敢触霉头。

“再说了!”王贲提高了音量,“你们是想去拼一把,还是等着项燕发个善心,不会来打咱?”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这些秦国的将领,对于函谷关的牢固是有信心的,就算项燕出马带了四十万大军,也攻不下来。

也就是项燕作为楚国人,不知函谷关布防的情况,想要去试上一试。

到时候,函谷关打不下来,不就只有大梁城可以打了?

谁叫大梁城背靠黄河,围起来容易呢?

众人叹息,王贲见没人反驳,于是降低了音量,“再说了,你们也不看看,到底是谁下的令,大王的计谋能害了咱?”

可就在这时,一旁看完书简的副将开口惊呼道:“不是啊将军,这……这计谋署名的,是……是……”

见副将支支吾吾,半天憋不出一个字,王贲喝道:“是什么是?莫不是那李斯出的计谋?”

此刻的副将都有点怀疑这王令的真假,竹简上的名字,他到了嘴边却怎么也念不出来,这太过天方夜谭了啊!

见不是李斯,王贲继续试探性地问:“赵高?”

那副将只是摇头,嘴上却还是说不出口。

想到这里,王贲眼睛一亮,既然不是大王身边的文官,那肯定是武将。

蒙恬、李信肯定不是,吃了败仗,估摸还在自家反思呢。

脑海中一个一个名字浮现,王贲却也有些激动,瞪大了眼睛,扬起了嘴角道:“是……”

见王贲这般模样,副将以为他猜到了人,卡在嘴边的人名也终于说出了口:“是……子婴!”

“子婴?子婴!!!”人群先是疑惑,紧跟着是震惊。

子婴是谁?

在场的众人,可都是王贲的老部下,这名字太熟悉了,以前将军不打仗时,就念叨着自己这个外甥。

不能开口说话,这也愁坏了这个大舅,许多将领也是搜了不少的土法子给王贲。

可子婴身为大王的长孙,哪能用这些个土法子。

当听到自己外甥名字时,王贲也是愣住了,在众人惊呼两声后,王贲还未反应过来,又问了一句:

“谁?”

副将指着竹简道:“将军,这计谋是子婴献的!那探马肯定是细作,得派人抓起来啊!”

众人于副将想的一致,大王怎会传个三岁孩童的计谋,来让他们出城迎敌,这一定是细作。

王贲这时候才看清竹简最后的名字,子婴!

自己外甥的名字,他当然认得,可与这些激动的将领不一样,他伸手打断了吵闹道:“探马肯定没问题,有腰牌。这王令……兴许……也没问题。”

虽然觉得匪夷所思,可这条计谋,还真有一定几率可以成功,并非空穴来风。

“没问题?”副将颇为激动,虽然子婴是你外甥,可他才三岁啊。

三岁的孩子能有啥好主意?

副将还想说些什么,却看到王贲凌厉的眼神,顿时低头不语。

嘈杂的声音也渐渐安静,半晌后,王贲道:“都别争辩了,王令清清楚楚地写着,那就一定是有子婴参与。既然大王这般安排,我等照做就好。”

“将军,该不会真的按这上面的行事吧?”

见还有人质问,王贲怒目道:“怎的?你有啥好方法?”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摇头。

“这几日各个方位的斥候出去这么多,收到了这么多的讯息,陈郢那边却是有异动,还真不好说是不是调运粮草。”

“试一试总没错,那项燕料定我等不敢出击,我们就来一次奇袭!”王贲说着,捏紧了竹简。

副将见状也不反驳,连声道:“将军,陈郢若运粮至函谷关,要经过一处峡谷,若快马轻骑,三日便可到。”

对于下属的表现,王贲很是满意,点头道:“那还等什么?让所有骑兵集合,咱也去截个道!”

“诺!”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