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秋长孙无忌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篇章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由网络作家“摇扇子的司马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摇扇子的司马懿”大大的完结小说《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军事历史,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李秋长孙无忌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恪身旁的属下也是压低声音纷纷斥责。威胁恐吓,各种手段都用了上来。“真是好大胆!”“你也不睁开你的狗眼瞧瞧,此时你是在跟谁在说话?”“你活腻了不成?”“还不速速将你的酒拿出来,给蜀王殿下赔罪……”就在他们这边出现了小插曲之际,店内外的人,以及整个场面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起初,蜀王李恪许诺要......
《完整篇章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精彩片段
还没等李秋的话讲完,另一边李恪的眼里都快要喷火了。
一坛酒两万文,二十两银子。
五十坛酒就是一千两白银,百两黄金。
他就算是一位皇子,有自己的封地和俸禄,怕是一下子拿出一百两黄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且就算是真拿出了这个钱,也得花在刀刃上,不能来你这买你的天价黑心酒吧?
“住嘴!”
“你这黑心的奸商疯了不成?竟然还敢要黑本王的钱?!”
“本王今日来此,就是要替这些兵士、百姓惩戒你这无良奸商的。”
“你若知趣,就乖乖的开仓放酒,此事还则罢了。”
“否则的话,你这店甭想开了不说,本王还要治你的罪!”
听见他的话,此时的李秋终于明白过来了。
敢情这个孙子是想慷他人之慨,让自己无偿献酒,然后他在那边收割人情。
这天底下的好事都让你一个人占了是不是?
于是乎,李秋心中冷笑一声,表面上态度谦和,不卑不亢的对李恪施礼。
“敢问蜀王殿下,殿下口中所说,我这小店和射天狼,是黑心,是奸商又有何据?”
李恪冷哼,“市面上最好的酒不过也一斗三百文,而你这里,却卖到一斗万文。”
“本王说你是黑心,奸商,难道还有错不成?”
李秋心中嗤笑,依然是不卑不亢的回道:“回殿下,小店做生意,向来是童叟无欺,也从未有强买强卖之说。”
“射天狼这酒,酿造成本昂贵,世间也就独此一份。”
“若是客人想喝这酒,就是斗酒十千的价格。”
“若是嫌贵,那也完全可以去其他地方去买斗酒三百文、一百文。”
“古书有云,夫良商不与人争买卖之贾,而谨司时……”
没等李秋的话说完,李恪直接无比愤怒的将他的话打断。
只用无比犀利的眼神瞪着李秋,一字一句,压低了声音恶狠狠的质问:“少说那些废话。”
“本王今天只问你一句话,这酒,你是献还是不献?!”
李秋心中鄙夷,微笑着赏了他一个软钉子,“回殿下。”
“每坛酒两万文,殿下拿出多少银钱来,小店就拿出多少酒。”
“若是不拿钱,那就没有酒可喝。”
“你!”
听了李秋的话,李恪险些当场暴走。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是金枝玉叶的三皇子,蜀王殿下。
这个小小商贾竟然敢不卖自己面子?!
这个人疯了不成?!
看见李秋断然拒绝了李恪的要求,一点面子都不卖,李恪身旁的属下也是压低声音纷纷斥责。
威胁恐吓,各种手段都用了上来。
“真是好大胆!”
“你也不睁开你的狗眼瞧瞧,此时你是在跟谁在说话?”
“你活腻了不成?”
“还不速速将你的酒拿出来,给蜀王殿下赔罪……”
就在他们这边出现了小插曲之际,店内外的人,以及整个场面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起初,蜀王李恪许诺要请所有人喝射天狼。
众人自然是喜出望外,纷纷朝着店内挤,生怕慢了。
同时,这个消息也飓风一般快速的传播开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闻讯而来。
可是等了半天,却不见丝毫要放酒的意思,只见到了蜀王李恪一伙人在围着李秋咄咄逼人的呵斥。
一些距离近的,听到了他们之前谈话的兵士、百姓,随之就皱起眉头来。
“唉?不是说好了是蜀王殿下掏钱请我们大家喝酒的吗?”
“怎么闹了半天,是蜀王殿下威逼着李公子要无偿献酒出来给大家喝?”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很快,他们的质疑也传到了店外,被更多的人知晓了。
下一刻,几乎是一边倒的,所有声音都站在了李秋这边。
“这个蜀王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你要是真有这个心,就自己拿出钱来请大家喝酒。”
“可你一文钱都不拿,反而逼着人家李小哥白白的献酒出来,难道李小哥酿这酒就不要花钱,就是大风刮来的?”
“难道李小哥和店里的这些伙计,就不要赚钱,不要吃饭喽?”
“就是,就是,再说了,李公子平日里可没少送咱们酒喝了。”
“事情要是这样的话,那我还是宁可不要喝好了。”
“咱们蜀王殿下的这个脸皮,未免太厚了点吧?”
“之前看他那答应请我们喝酒时的样子,还以为他是多么豪爽的一个人呢。”
“结果,啧啧,这人品未免也……”
“哈哈,你们看他那一口一个黑心奸商叫的。”
“李小哥和这家小店平日里可是没少做好事,资助街坊邻里。”
“谁家要是生病缺钱抓药,李小哥都会借钱出来的。”
“是啊,李公子的这家店,平时收我们的竹签,竹炭,羊肉,都比别人家给的价格高一些的。”
“李公子可是大好人一个。”
“你就看这些孩子们,哪一个不是天天李秋哥哥的念叨着?”
“……”
随着舆论的一边倒,巨大的压力一瞬间就拍到了蜀王李恪一行人身上。
李恪哪怕是做梦也想不通,就这么一个能把酒卖到一斗万文的黑心奸商,周围的这些百姓和兵士,竟然还全都在替他说话?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嘛!!!
眼看着局势越发的不对,李恪的心中怒火暴涨。
眼下,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就此灰溜溜的离开的,那样的话自己岂不是会被人笑死?
这一切,都怪面前这个该死的年轻商贾。
于是,李恪牙根一咬,“像这种黑心的奸商和店铺,还留着干什么?”
“来人呐,把他这个店给我砸了!”
“而这个无良奸商,直接打死他算了!”
在古代,商贾的地位是极其低的,不说最底层也差不多了。
此时的李秋看在蜀王李恪眼中,就是一只不知进退,不知死活的蝼蚁。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他周围的属下和侍卫们,也都带着怒气纷纷出手。
一边咒骂着一边砸东西,更是有几个直奔李秋而来,下了狠心一定要痛打这个商贾一顿,好好的给蜀王殿下出口恶气。
他们把李秋打的越惨,在蜀王殿下的眼中就越是出彩。
长孙皇后乃是历史上都大有名望的一代贤后,听长孙无忌这么一说,也就当即明白了事情的轻重缓急。
可是,她日夜思念,辗转反侧了十七年的儿子如今就在眼前,她却是生生见不到,认不得。
这种感受对于一位母亲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
于是一时间,长孙皇后更是泪如雨下,将掩着嘴的自己的手背都咬出了血痕。
“哥哥,要是李秋他离开了长安,或是出了什么意外,再一次的从我的身边消失,那时,我可就真的活不了……”
长孙无忌自然是在一旁相劝,“唉,妹妹啊,你放心,放心就是。”
“李秋那边啊,我一定会找人暗中保护好他,也不会让他轻易的离开长安城的。”
“这如今啊,我们既然已经找到了这个孩子,那后面的事情就容易太多了。”
“我没事啊,也会经常去看他的。”
……
再说另一边的李秋,在被长孙皇后暗中见完后,也被人用马车送回了家中。
此时的他,也是一头雾水。
自己能被从牢狱中释放,这是意料之中的。
魏征、王珪,这两位可都是大唐宰相级别的人物,只要他们安在,自己被释放就是早晚的事。
只不过,自己被释放的这个规格,未免有点高吧?
好家伙,以往对自己视为草芥的狱吏们如今对自己点头哈腰。
又是给自己看伤,又是给买新衣服,又是马车的。
简直是受宠若惊。
在李秋乘坐的马车到了家门口后,老仆人王中早已经在这里等候。
一见到李秋安然无恙,这位五旬年纪,同李秋相依为命了多年的老仆人,更是激动的老泪纵横。
“感谢老天保佑,少爷您终于回来了!”
李秋此时也是感怀的拍了拍他的胳膊,“你也不要太难过了,有句话不是叫否极泰来吗?”
“此番劫难之后,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听了李秋的话,王中笑着点点头,“是,是,否极泰来。”
“少爷此番牢狱之灾,怕是受了不少的苦吧?”
提到此,李秋依然是不由得嘴里发苦。
“这大牢之中,有你花银子打点,倒还算好。”
“顶多是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一些。”
“唯独被捕那时被抽的那些鞭子,着实疼痛。”
“唉,反正事情都过去了,不提也罢。”
“对了王中,这一次我们往监牢中打点,花了多少银钱?”
银子,可一直是李秋最为在乎的。
这可关系到他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监牢里那种吃糠咽菜的灾难日子,他真的是铭刻于心。
随后,老仆人王中告诉他,为了这一次的打点,本就衰败不堪的家底彻底被剥了皮。
如今也就只剩下这长安城中的老宅和临街不远处的一家小馆。
至于其他的值钱家具、字画,都已经被典当了。
原本就不多的佣人,也被遣散了几个。
目前这硕大的宅院之中,也只剩下李秋、王中,另外的两个家丁,寥寥四人。
可谓是家徒四壁了。
“对了王中,我的那些工具和咱们的酒坊、菜地,都没事吧?”
王中摇摇头,“当日禁卫军也只是将少爷和魏大人、冯将军他们押走,其他的倒是没什么。”
“少爷,我已经准备好了热水。”
“要不你先洗个澡,好好的睡上一觉?”
李秋摆摆手,“在从大牢里出来之前,我已经梳洗过了。”
“连这身衣服都是换的新的。”
“睡觉就先不睡了,你先去给我弄点酒菜来,多来点肉。”
“这些日子啊,我真的是快要馋死了。”
“至于钱财这些,你不要多虑。”
“等过些时日,咱们的酒烧制好后,钱财会自己送上门来的。”
……
可能李秋自己都没想到,他说出的话竟然会这么灵!
在饱饱吃过了一顿,睡了一大觉,在天色将黑之时,魏征竟然主动找上门来。
“魏大人?!”
“快请进,快请进!”
经过了这一场牢狱之灾后,李秋与魏征他们几个人,也算是同生共死了一次。
如今再次见面,相互间也是颇为亲切。
此时魏征拍了拍李秋的肩膀,仔细的看了看他。
见他无事,精神状态也不错,也就放下心来。
“李秋啊,如今见你无事,我这也就放心了。”
“这一次,因为我们几个,却是把你给连累了。”
李秋摆手轻笑,“魏大人说的哪里话。”
“如今几位大人得以洗脱罪名,实乃我大唐百姓的幸事啊!”
“这个时辰魏大人还未吃饭吧?”
说着,李秋就想招呼王中备上酒菜,可是却被魏征给拦了下来。
“李秋啊,今天不是吃酒的时候。”
“我呢,也是受着王珪、韦挺、以及冯将军他们三人的托付而来,坐一坐就走。”
随后,魏征告诉他,当今圣上鸿恩,免去了众人的罪责不说。
还封了自己和韦挺为谏议大夫,王珪为黄门侍郎,冯立为左屯卫中郎将
原本,当打听到李秋也被无罪释放后,大家都想来看他的。
可是这个时间节点太敏感了,没有办法之下,也就由魏征先行一个人过来。
说着,魏征从怀中取出了沉甸甸的一大袋子钱财。
(唐朝时银子还未有大量开采、使用,多数是以铜钱、绢帛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金银也有,但主要是用在宫中,或是赏赐用。)
“李秋啊,这是我们四个凑来给你的,你一定要收下。”
“在入狱前的那段日子,我们四人一直住在你这里。”
“可你这个孩子家道中落至此,却仍然是好酒好菜不断。”
“可我们,却是将你连累的一同下狱,险些丧命。”
“在进门时,也恰好撞见了王中出门要去当铺。”
“经过了此番劫难后,你们家中现在竟然连明日下锅的买米钱都没了。”
“这又叫我怎能不揪心?”
最后,李秋实在是拗不过魏征,也就将这些钱收了下来。
在随后的简单交谈中,魏征当听到了李秋今天不同寻常,有些高规格的遭遇后,也是微微蹙眉。
不过很快也就释然了。
“这长孙无忌向来做事周到,滴水不漏。”
“今日在陛下面前,我等为你求情,是圣上安排的他去牢中放你出来。”
“想必你今天有如此待遇,也是他想着把圣上交代的事情做好罢了。”
“李秋啊,你好好在家中养伤。”
“待过阵子,我等再来看你。”
“还有,从今往后,要是遇到困难,一定记得要来找我们……”
在嘱咐完李秋一番之后,魏征又匆匆离去。
并没有什么睡意的李秋,则是一个人静静躺在床上,轻呼了一口气。
在长孙无忌带人离去后,李秋当即把老管家王中和另外两个心腹伙计叫到了近前。
“王中,在明天之前,收拾好一切家里值钱的细软。”
“明天上午,我们就离开长安城。”
“什么?少爷,我们要离开长安?”
听到了李秋的话,他们几个尽皆一愣。
这时候,李秋无比坚定的点了点头。
“刚刚长孙大人来时说了,因为今日之事,蜀王殿下被圣上重责。”
“禁足一年,罚俸三年不说,更是将蜀王的亲王爵位贬成了郡王。”
“在蜀王殿下的心中,怕是早已经将我们恨之入骨了。”
“咱们一介布衣,小小的商贾,同人家蜀王比,怕是连一只蝼蚁都不如。”
“此时不跑,那还更待何时?”
听见了李秋的话,经历过太多风浪的老管家王中也是面色大变。
他可是太知道皇权的恐怖和身为商贾的脆弱了。
随后,李秋继续详尽的安排起来。
“一会儿,二虎你去把咱们定制的桌椅橱柜都退掉。”
“无论人家扣咱们多少钱,咱们都认,只要今天能把钱要回来就行。”
“还有,吴青啊。”
“你的家和老婆孩子都在长安,你就不要跟着我们离开了。”
“回头呢,我多给你几个月的例钱,就当是你的工钱。”
“在我们离开长安城后,劳烦你将这老宅和店铺,都卖掉算了。”
“卖过之后,钱就存放在你那,等以后有机会了,我们再回来取。”
“对了还有,咱们店中剩下的射天狼,等明日我们走后,你就将这些酒全都送到魏大人、王大人、长孙大人、韦大人、冯将军他们的府上。”
“……行了,就这样,大家分头行动起来。”
在安排好了一切之后,二虎和吴青跑出去分头行动。
老管家王中收拾金银、值钱细软,以及诸如房契、地契。
而李秋,则是要把射天狼的酒窖拆掉,还要把那些调料、种子收拾好。
至于那些还未长成的调料秧苗,就只能可惜的拔掉算了。
可是,还不等他们两个忙活起来呢,长孙无忌就带着灰头土脸、一脸惊恐的二虎和吴青走了进来。
一见到此状,李秋心中就明白了,坏了,事情败露了。
此时此刻,长孙无忌的心中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个混小子,竟然要跑!
幸亏自己心思机敏,凭借着多年的敏锐感知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及时的折返回来。
不然的话,这混小子可就真的遁形而去,跑掉了。
到那时,天大地大,以这小子的机灵和精明,自己还到哪里去找他?
若是真的再一次把他给弄丢了,陛下,尤其是长孙皇后,不得急疯了才怪?!
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
看着此刻长孙无忌那面沉似水的面容,李秋硬着头皮挤出个笑脸上前施礼。
“长孙大人,您这是怎么又回来了?”
长孙无忌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幸亏我临时有事折回一趟。”
“不然的话,怕是明天过后就再也见不到你小子了吧?”
一看事情败露,隐瞒不下去,李秋也只好苦笑着很光棍的认了栽。
“长孙大人,今天那蜀王殿下因为小子的缘故受到了圣上的重罚。”
“小子也是深感自责,实在是无颜在这长安城中住下去了。”
“还请长孙大人高抬贵手,放过小子一马吧。”
这时候,长孙无忌也是不禁有些怜惜的轻叹了一口气。
“你之所以要走,连住宅都不顾,怕不是单纯的深感自责,而是怕蜀王的迁怒,再害掉你的性命吧?”
听见长孙无忌的话,李秋急忙躬身施礼,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这时候,长孙无忌快速在脑中想了一个托词,既能让李秋安心,又能防止他跑掉的。
“李秋啊,这件事你曾想过没有。”
“今天陛下之所以要重责蜀王,就是为了在天下百姓面前,树立一个榜样。”
“警告后世那些皇孙贵族,士族官员,不让他们仗着地位和权力去藐视王法,欺压百姓。”
“可你若是这么一走,天下间怕是就再无射天狼可饮了,这长安城中的百姓和那些军中的兵士又该怎样去想陛下,去看待皇家?”
“要知道,因为射天狼的缘故,你如今在长安城,在军中,也不算是一个无名之辈了。”
“你走掉了,事小,却是陷陛下和皇室于不仁,这事说大可就大了。”
“还有,李秋,你想一想。”
“你若是就这么一声不息的走掉了,你对得起为你向陛下上书奏本的王珪王大人吗?”
“你对得起秉公执法,不惜得罪蜀王,也要替你洗脱罪名,在陛下面前说尽你好话的张蕴古张大人吗?”
“你对得起我对你的看重和平时的关照吗?”
“你对得起喜欢你,敬重你的城中乡邻、兵士吗?”
长孙无忌的这番话,字字珠玑,把理、情、仁、义几个方面全都占到了。
李秋心中叹息,无奈,也有些感激,急忙的恭敬躬身施礼,“多谢长孙大人教诲,小子知错了。”
这时,长孙无忌叹了口气,怜惜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来吧,坐下说话。”
“其实呢,要是我换成是你,我或许也会跑。”
“一个小小商贾,在一位皇子面前,身份、地位相差何等的悬殊。”
“这种命悬一线,随时都可能被人捏死掉的感觉,确实不太好。”
“不过李秋啊,对于你自身的安危,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放心。”
“你不要忘了,在这长安城中,可不只有他一个蜀王。”
“在你的身边,有魏征、有王珪、有韦挺、有冯立、有张蕴古,还有我。”
“只要你走得正,行得端,只要我长孙无忌当权一天,这长安城内,这整个大唐,就没人敢去陷害你、迫害你!”
“不知我说的话,你信还是不信?”
长孙无忌的一番话,慈祥、正直、真诚,李秋听了也是心中充满了暖意。
不知不觉间,原来在自己的身边已经有了这么多关爱自己的人。
于是,面对着长孙无忌的话,李秋无比恭敬的施礼,“长孙大人的话,小子信!”
“无论如何,小子也不会这样一声不吭,不辞而别的悄悄走掉了。”
看着李秋真的不会再走了,长孙无忌这才放下心来。
当然,暗中该做的保护还是要做的,而且守护盯梢李秋的人数少了都不行。
事关重大,他可不放心!
在临走时,李秋执意送长孙无忌几坛射天狼带回去。
起初,长孙无忌还想着推脱,但转过头来一想,只有自己欠李秋的人情越多,这小子的心中才能越安定。
于是乎,他一口气干脆拉走了十坛射天狼。
并且告诉李秋,其中有两坛要去送给张蕴古,有五坛要送给陛下,剩下的三坛他自己喝。
听到长孙无忌的这种安排,李秋果真是露出点笑容,连连点头,嘱咐长孙无忌酒喝完了自己再去送。
管够。
在安抚好李秋这边的事情,长孙无忌自然是进宫交差,告诉李世民一声。
不过他进宫时李世民正在承庆殿中商讨重要军情,长孙无忌也就只好先去了皇后那边。
“什么?秋儿他要逃走?”
一听到自己哥哥的话,长孙皇后吓得脸色都变了。
长孙无忌此时也是摇摇头,轻叹了口气。
“唉,皇后啊,其实李秋有这种想法,也是人之常情。”
“你想想,他一个小小的商贾,如今却深深得罪了一位皇子。”
“怕是蜀王稍微动一动手指,张一张口,就能让李秋受到无法承受的伤害。”
“趋利避害之下,以这孩子的机敏,不跑才是不正常!”
“这些年来,想必类似的磨难他也遭受到了不少。”
“今天呐,幸好我留心了一下,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然后及时的折返,把李秋给拦住。”
“不然的话,这孩子怕是真的就这样跑掉了。”
“到那时,若再想要找到他,可就难喽!”
此时此刻,一向以慈爱、贤德著称的长孙皇后,眼神中也是充满了无尽的愤怒和焦急。
“这个世界上,谁也不许伤害到我的秋儿!”
“本宫不许!”
“尤其是李恪这个混账东西,他若是不知悔改,胆敢继续为难秋儿,我绝对饶不了他!”
“还有兄长,你可一定要替我照看好秋儿啊。”
“千万可不能让他再一次的从我的眼皮底下消失掉。”
“你也知道的,若是这一次再弄丢了他,我就真的是不想活了……”
说到这里,长孙皇后眼中的伤心泪珠噼啪的掉落下来。
“就像哥哥你所说的,这些年来,秋儿他不知道受了多少的磨难,经受了多少人的欺压。”
“他就这么一个孤苦伶仃的可怜的孩子。”
“这都是我这个做娘的不好,是我的失职,没能看护好他啊。”
“甚至是他能长这么大,都跟我这个做娘的没有丁点的关系。”
“我都从未给他做过一顿饭,给他缝制过一件衣服,我这还算是什么娘亲啊,呜呜……”
说到最后,长孙皇后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呜呜的哭了起来。
这时,李世民也处理完了前面的军政,恰好走进来,瞧见了这一幕。
随后,在听长孙无忌说明了原委后,李世民也是又惊又怒。
“什么?李秋要逃走?!”
“唉!李恪这个混账东西,真的是可恨!”
而长孙皇后,则是伤心欲绝的哭着看向了自己的丈夫,“二郎,算我求你了好不好。”
“把秋儿接进宫来,不要再让他受到别人的欺凌、威胁,每天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了。”
“这十七年来,他都已经吃过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磨难了。”
“他这么一个可怜的孩子,有什么错啊?”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去对待他?”
看见长孙皇后如此伤心,李世民的眼中也是不禁有些发红。
“唉,观音婢,李秋他又能有什么错呢?”
“有错,也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不尽职啊!”
“我李世民英勇一世,又成为了天下的九五之尊。”
“可是呢,却连自己的妻儿都照看不好。”
“不过观音婢,朕向你保证,从今往后,再也不会有人能伤害到秋儿半分!”
……
同一时间,在蜀王府,李恪发疯了一般咒骂着,摔打着东西。
此时此刻,他心中的屈辱,愤怒,早已经超过了能够承受的极限。
这一切,都是由那该死的卑贱的商贾李秋,以及可恨至极的王珪、张蕴古几个人造成的。
他发誓,绝不会让他们好过!
在李恪的周围,一些他的心腹,朝中的重臣也在苦心相劝。
其中自然是以两朝元老,当今宰相封德彝为核心。
今天在听到这件事后,他们就立即入宫面圣,可是却被李世民统统拒绝了回来。
在路上时,他们也曾讨论分析过,都觉得这件事中透着蹊跷,可是一时间却想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堂堂的三皇子,蜀王殿下,无非就是砸了一个小小商贾的无名小店。
连人都不曾伤到一个。
这还叫做事吗?
不要说是蜀王李恪,哪怕就是一般的寻常贵族家的孩子,这么做了也不能怎样。
大不了赔些银钱就好了。
可是呢?
陛下却因为这么一个小事,对蜀王进行了如此重的惩罚。
这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的。
不过轻重缓急之下,他们也只好先安抚、劝服住蜀王,免得再生事端。
另一边,这个消息,今天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传到了东宫和魏王府那边。
在东宫,太子李承乾哈哈大笑,“这个李恪,近些年来明目张胆的积聚势力,拉拢群臣。”
“还总觉得自己能力超群,目中无人。”
“甚至是在同我讲话时,神态都颇为的桀骜。”
“如今没想到却闹出来这么大一个笑话。”
一旁他的老师,太傅李纲,却是笑着摇摇头。
“太子啊,你看到的这些,也仅仅是表面,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你没能留意到。”
“你仔细想一想,单单是因为砸坏了一个商贾家的桌椅板凳,陛下就对蜀王予以如此重责。”
“这合理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