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闵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阅读穿越:我靠在家签到富可敌国》,由网络作家“北冰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穿越:我靠在家签到富可敌国》,讲述主角朱元璋朱闵的爱恨纠葛,作者“北冰鱼”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姓如今能吃个半饱都算差不多的了,想要全让他们吃上火锅?再等个一千年吧。”话音一落,朱元璋和朱标面面相觑,沉默无言。是啊,难道朱闵说错了吗?没有,别看这只是一道简简单单的火锅,单凭这羊肉是普通人家能够吃到的吗?还有这么多的青菜?这些就连一些小地主都吃不到的东西又怎么能送到天下百姓的餐桌呢?要是真的能够全民......
《全集小说阅读穿越:我靠在家签到富可敌国》精彩片段
一个瓶子都能吹成这样,然后再开始吹人。
“哈哈,咱早就跟你说了,你的叔爷是十分不凡的。”
朱元璋也是在旁边敲打的说道,毕竟自家这个儿子成了太子之后确实算得上是青年一代的第一人了。
虽然待人谦和,但是没事儿还是敲打一下好,免得心里表骄傲起来。
“可算了吧,你们赶紧喝吧。”
朱闵也是很无语啊,这对父子就硬吹自己咋办?
只不过免得他们不会喝这玩意,也是教了教两人如何的打开这快乐水,这顿饭吃的,可把朱闵的心给操坏了。
两人喝了这快乐水之后惊为天人,只觉得自己之前真的白活了啊,活了大半辈子了,还没在朱闵这里两天过得好。
随着三人的谈笑之间,这顿火锅很快就见底了。
朱元璋一边的喝下了最后一口快乐水之后也是感慨的说道:“好久没吃的这么过瘾了啊,叔父您这快乐水不知是怎么制造的啊?”
“没有制造之法,只是从路过的行脚商人那里买来的,就剩几瓶了。”
朱闵也是连忙的否认,这玩意自己怎么制造?
全都是后世的工业原料造出来的,难道让我我给你徒手搓可乐?
“确实,这等奇珍能尝到已然是不容易了,倒是我苛求了啊,只不过要是咱全大明的百姓能够都吃到这火锅,想必一定是要到盛世了吧。”
朱元璋感慨的说道。
“呵呵哒,你想多了吧?”朱闵摇了摇头说道:“天下的百姓如今能吃个半饱都算差不多的了,想要全让他们吃上火锅?再等个一千年吧。”
话音一落,朱元璋和朱标面面相觑,沉默无言。
是啊,难道朱闵说错了吗?
没有,别看这只是一道简简单单的火锅,单凭这羊肉是普通人家能够吃到的吗?
还有这么多的青菜?
这些就连一些小地主都吃不到的东西又怎么能送到天下百姓的餐桌呢?
要是真的能够全民吃上火锅,不用想,肯定算得上是大明的盛世了。
只不过显然他们两个人是看不到了。
几十年前黄河大改道,直接使得成千上万的良田毁于一旦,又加上元廷的苛捐杂税以及百姓的起义。
这些都使得本来就生活困苦的百姓更加的流离失所。
从那之后起,百姓就没几个吃饱饭的人,更多的都是流民,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而且吃的可能还是窝窝头之类的东西。
也就是自大明立国以后,这天下的百姓才逐渐的好了不少,毕竟能够安定一段日子了,比四处流窜的要好得多啊。
可即便如此,整个天下还是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根本就没有休养生息过来。
一旦发生了大灾,就连朝廷都没办法接济,毕竟大明刚刚立国,老朱他也穷啊。
因此朱元璋听了之后也是反驳的说道:“叔父说的是不错,如今的百姓生活困苦,但是当今圣上可是农民出身之人,深深的懂得农民的生活疾苦,肯定会放出很多利于百姓的政策的。”
“而且别的不说,光勤政这一块,想必陛下也是古今难有的了,相信百姓以后的日子会过得不错的。”
朱标在旁边听得直翻白眼。
以前的时候天天听大臣们这样夸赞您,您不是还说烦得要死吗?
这会儿怎么就在叔爷面前开始自夸起来了呢?
屋外的两人,也是被震惊的无以复加。
死一样的寂静,眼睛瞪得大大的。
朱元璋那藏在袖袍之下的双手,不受控制的紧紧地握住。
即便他没有怎么读过书,但是只要稍微的思考一下,也就知道朱闵说的那些王朝兴衰原因都是真的。
就如同大唐一般,曾经是多么的辉煌,万国来朝,海纳百川,受万国敬仰,当时随便的领出来一个能叫得上名字的武将,都可能身上揣着灭国之功的人啊,可想而知当时大唐的强大。
但是如此强大的王朝,还是轰然倒塌,究其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太严重了,人口又超过了土地的承载能力,这才导致了大唐后期的内乱不断,不正好符合了朱闵刚才所说的话语吗?
然后再一想到,自己的大明也会如同大唐那般,由盛转衰继而跌下神坛,再一次被外来的蛮夷入侵,他就感觉头脑一阵的晕眩,不由得向后趔锯了两步,差点就站不稳了。
一旁的李善长也是眼疾手快,连忙的将朱元璋给搀扶住了:“上位,您没事儿吧?要不我还是带你回去看看御医吧。”
“没那个必要,咱还死不了。”朱元璋一手抵着额头,尽可能的让自己平静下来。
“陛下,这根本就是危言耸听啊,根本当不得真的。”
实话说,朱闵的这番话语让从小就饱读诗书的李善长来看,完全都是真的,但是为了自己的大明不陷入纷乱,他也只好是抨击朱闵那番骇人听闻的言论了。
朱元璋并没有表态,只是目光深邃的看着面前的窗户,好似是要完全的看清楚那个叫做朱闵的小地主一般。
沉默了少许,朱元璋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之后说道:“去准备笔墨纸砚,把他刚刚说的话全部给记载下来。”
听到了朱元璋的命令之后,李善长也是欲言又止,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不消片刻,李善长便将笔墨纸砚全部给搞来了,然后便慌乱的将纸张平铺在地上,严阵以待。
而另一边,
一群小孩儿此时也是也是用力的甩了甩头,他们本来就没读过多少的书,对于朱闵的这番言论只觉得有些头昏脑涨,说话也有些磕巴了:“朱先生,何.....何出此言呐?”
“您.....您这说的是不是...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啊?”
朱闵只是摇了摇头,淡然的说道:“既然都讲到这里了,那就再多说一点吧,就当是把课程提前了。”
此言一出,不管是身边这边的小孩儿们,还是在屋外的李善长和朱元璋,三人的心里都是咯噔了一下。
“本来就跟你一直讲的都是经济问题,其实说白了,真正左右国运的就是经济了。”
朱闵眯着眼,缓缓地开口说道:“在一个王朝当中,经济最基本的单位那就是小农经济了,这么说你可能不理解,只不过你可以理解为一家农户。”
“从商鞅变法开始,国家的土地政策逐步演变,土地演变为允许自由买卖,于是催生出来了土地兼并。”
“本来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实现了土地私有,本意是让耕者有其田,但是自从有了自由买卖,遇到饥荒,土地种不下去了,兼并也就开始了,这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而另一方面,地主豪绅们却可以赚取税差,偷税漏税。”
“如此一来便造成了第一个恶果,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毕竟国家是按人头收税的嘛,很多失去了土地的老百姓很容易被户部的官员给漏掉的。”
“另外一个则是国家的贫富差距不断的扩大,贫富差距越大的社会,它就越不容易抵抗自然灾害,又或者是战乱的冲击。毕竟富人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大量的贫苦老百姓就没有丝毫的活路了啊,而这些人最后就会演变成内乱的源头。”
小孩儿们此时也是听得似懂非懂,难以置信的望向了朱闵,莫名其妙的问道:“难.....难道我大明也会经历这样的事情吗?”
“为什么王朝的覆灭这么的有规律呢..........”
但是外边的朱元璋和李善长可是听得明明白白的啊。
朱闵白了一眼那群莫名其妙的小孩儿一眼后,便说道:“你们要是听得懂都怪了呢,还跟我装呢,只不过只要是王朝,几乎都逃脱不开这个规律,矛盾永远不会消失,但是却可以转移........”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闵的视线便望向了遥遥的大海之滨..........
这些小孩被朱闵的这番高深莫测的话语搞得云里雾里的,但是他们却知道朱闵既然这样说了,那就是有解决的办法了:“朱先生,想必您这样说肯定是有解决的办法的。”
“您就和我讲讲嘛,不然的话我们晚上就睡不着觉了,那多难受啊。”
“对啊,今天好不容易您多讲了点儿,您就别跟我们什么课后作业了呀,我爹也不懂啊。”
“每次我问我爹的时候,我就觉得我爹还不如我呢。”
朱闵看这些小孩的眼神这会儿像是看傻子一样,我只不过是闲的蛋疼跟你们喷喷,让你们有点见识,怎么还较真起来了啊。
“你们啊,有这志向是个好事儿,只不过还不到时间,最起码得等你们长大吧?一个个的都瞎操心什么呢?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皇帝呢。”
“现在还有这蒙元的残余势力在虎视眈眈的啊。”
朱闵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刚刚喷的太过瘾了,畅享的有点嗨皮,都忘了近在眼前的鞑靼和瓦剌了,那可是后边弄出来了一个大明战神的名场面的啊。
“对啊,我以后要参军,我要把那些人打的屁滚尿流,我要给我娘报仇。”
“还有我爷爷,我也要去。”
.........
朱闵听到之后也只是觉得这群小娃娃口嗨,你以为你是永乐大帝啊?人家五征漠北都没有打的人家灭亡好不好?
“你们啊,这脑子里怎么一天天的都是打打杀杀啊,就不能多读点书吗?”
“我教你们是想让你们变得有文化一点,不是让你们喊打喊杀的。”
“你们这连一只鸡都不敢杀的小娃娃就别吹牛啦,以后真的有出息了,你再来跟我炫耀还行的。”
“现在呢,你们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这样以后你们才有可能给自己的家人报仇。”
说到这里的朱闵也是想到了这群小孩儿家庭,不由得叹了口气,也是联想到自己了啊。
“现在明白了吗?”
“哦.........好吧,那我们一定好好读书,我们要打败那些人!。”小孩们听完了朱闵的鸡汤之后也是燃烧起来了愤青的光芒。
“先生,其实咱这里有个想法,咱们直接给皇帝陛下说一下,让他出兵灭了他们不就好啦?”此时的朱元璋也是忍不住的直接领着李善长进了院门,对着朱闵开始说道。
朱闵也是气笑了,下意识的便开口说道:“合着就你最聪明呗?要是真的那么容易就灭了人家,他们怎么会从秦朝一直生存到现在?”
“陛下,微臣有要事禀报!”
此时百官的队列当中走出来了一位中年文士,此人正是胡惟庸。
而百官们也都是很有默契的并没有和胡惟庸争抢奏对的位置。
毕竟如今的胡惟庸的威势实在是太大了。
自古以来丞相以左为尊,胡惟庸就任左丞相之后权势就愈发的恐怖了起来,还不断的培养门生故吏。
因此,此时的胡惟庸无疑是百官之中最为顶尖的人了。
而且整个朝堂之上几乎有大半的人都受过胡惟庸的恩惠,关系莫逆啊。
每次的朝会都是他第一个当仁不让的出来奏对,其他的人也懒得和胡惟庸抢这个,当然,也是抢不过的。
只不过这次朱元璋却抬手打断了胡惟庸:“那啥,今天呢咱有个事儿要宣布一下,要是丞相有何事情,待咱宣布完了之后再说。”
“是。”
胡惟庸愣了一下之后也是退回到了自己的队列当中。
这种事情已经是常态了,照着朱元璋这事必躬亲的性子,天下的很多事情老朱的心里边其实都有数的,有时候还不等臣子汇报,他心里边就已经是有了决断了。
而这次百官也以为老朱确实是想吩咐点什么了。
可是.......
朱元璋笑着说道:“诸位,此事说来其实也简单,就是咱觉得如今这丞相之位实在是太过于多余了,不如将其废黜,不知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
百官听到了朱元璋的话语之后集体懵逼了。
这是什么意思?
废黜丞相?
是陛下终于看不惯胡惟庸的嚣张跋扈了吗?这次是要对胡惟庸下手了?
此时全场寂然,所有人的目光都挪向了百官之首的位置,那里站着的人正是胡惟庸。
而胡惟庸才是全场最为懵逼的那个人了。
陛下啊,你废黜个丞相好歹走漏点风声吧?
你这不吭不哈的说出来实在是太吓人了啊。
关键是你好端端的为何要废黜自己呢?
要知道丞相可是百官之首啊,一般来说朝堂的运转缺了丞相之后基本上是很难运转的。
而且.....你也不通个气儿。
你是在吓唬我的吧?
一想到这里,胡惟庸自以为是的觉得猜透了老朱的心思了:“陛下,微臣知罪,请陛下责罚。”
管他老朱要怎么搞呢,咱直接来个认错行不行?
您看看咱这态度,那是要多好有多好啊。
反正度过了这次的难关之后,不管是自己安排亲信,还是那些欺压官员的事情要收收了。
最起码不能在老朱盯着自己的这段时间放肆。
先保住丞相之位再说啊,这个位置实在是太过于重要了。
其实不只是胡惟庸这么想,就连朝堂之上的其他大臣都是这么想的,毕竟这一个好好地丞相怎么可能说废黜就废黜的呢?
最起码说人家犯事儿的证据你得给拿出来吧?不然的话怎么服众?
因此在大家伙看来,这只不过是老朱对于胡惟庸的一次警告而已。
而这会儿的朱元璋看着朝堂底下的大臣,心中不断地冷笑。
以他的心机如何能够不知道下边的那些百官一个个的都在想什么呢?
一个个的趋炎附势,到现在了还想着巴结胡惟庸。
还以为咱这次是警告他,殊不知这次咱是要严办胡惟庸的。
他要被处理,自朱闵的内阁制度出来之后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