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墨斋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选小说推荐重生1995:她成了房产大亨

精选小说推荐重生1995:她成了房产大亨

燕三月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精品其他小说《重生1995:她成了房产大亨》,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沈晓君林哲,是作者大神“燕三月”出品的,简介如下:!”吃完饭,下午接着逛。“你还要买啥?”“家电,冰箱得买,免得我带着孩子经常往菜市场跑,没吃完的放着也不会坏。洗衣机更得买,还有电视机,买台彩电的,家里那台黑白的看着眼睛难受。”任谁看了十几年彩电又换会黑白都得难受。“还有空调……算了,空调先放着,等明年热了再说。”沈晓华点了点头,并没有觉得她妹子买这些......

主角:沈晓君林哲   更新:2024-05-12 20:0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晓君林哲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小说推荐重生1995:她成了房产大亨》,由网络作家“燕三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其他小说《重生1995:她成了房产大亨》,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沈晓君林哲,是作者大神“燕三月”出品的,简介如下:!”吃完饭,下午接着逛。“你还要买啥?”“家电,冰箱得买,免得我带着孩子经常往菜市场跑,没吃完的放着也不会坏。洗衣机更得买,还有电视机,买台彩电的,家里那台黑白的看着眼睛难受。”任谁看了十几年彩电又换会黑白都得难受。“还有空调……算了,空调先放着,等明年热了再说。”沈晓华点了点头,并没有觉得她妹子买这些......

《精选小说推荐重生1995:她成了房产大亨》精彩片段


就这标准,和后世也不差什么了,价格自然也不便宜。

一辆婴儿车,相当于别人半个月的工资,一百五十八块。

真贵!

沈晓君没有犹豫的买了,不买也不行,尧尧试坐后不下来了,去抱他,他就抓着婴儿车前面的围杆不放,眼睛直溜溜的盯着头顶挂着的小玩具。

她的这三个孩子,上辈子也只有尧尧坐过婴儿车,不过那个时候坐的也是用竹片编织的,特别简单小巧的婴儿推车,和这个简直不能比。

推着车走出店门,沈晓君一下子就轻松了。

沈晓华就说她:“你可真舍得!这车又用不了几年,后面都得放着浪费。”

沈晓君笑笑:“浪费就浪费呗,十几年后给孩子们看也是个纪念。”

一行人又上二楼买衣裳,沈晓华说什么都要给几个孩子买一人买一身,沈晓君拗不过,只得同意。

投桃报李,后面小茹买的新衣,便是沈晓君付的钱。

三个孩子对一个,说来说去还是她赚了。

后面逛着又买了小薇要的小皮鞋,小帽子,小悦也有同款。

小姐俩个头差不了多少,长得又像,沈晓君就喜欢给她们买一样的东西,一看就知道是亲姐妹。

一行人又逛到卖化妆品的柜台,被柜姐拉着又是试用,又是怎么护肤的一顿忽悠,姐妹俩对视一眼,牙一咬,又各自花了三百块买了一套护肤品。

在kfc里坐着时,沈晓华还在肉痛,“三百块就这三小瓶,你姐夫要是知道了,怕是得骂我好几天。”

在此以前,她一直檫的都是28块一瓶的雪花膏。

两个价格一比,差别不是一般的大呀。

还没等沈晓君劝呢,她便脖子一伸,坐直了腰:“管他说啥,我又没花他的钱,这是我自己赚的!还不兴我用用好东西了……”

沈晓君拿了五十块给小茹,让她带着妹妹们去点单,想吃啥就买啥,不够再来找她拿钱。

她这样,也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自主能力。

耳边听着沈晓华说话,眼睛不时的便朝着柜台处望一望,见三姐妹排着队,头挨着头对着墙上的菜单指指点点做着选择。

等排到她们,一人一句很快的就点好了东西,沈晓君之前还以为她们要纠结一下呢。

没过一会儿,三姐妹端着两旁食物慢悠悠的回来了。

“妈妈,我给你点了鸡腿堡还有可乐。”小薇一回来便开始邀功。

“谢谢乖女。”

沈晓君和她姐对汉堡鸡翅这些没有多大的兴趣,随便吃了一点,剩下的都被几个小姑娘解决了干净。

沈晓华摸了摸肚子,“我待会儿还是去吃碗面吧,这个东西没啥吃头,味道也一般,也不知道这些娃哪儿就那么喜欢。”

沈晓君:“我也还得填填肚子。”

大姨/妈妈竟然觉得汉堡不好吃?!

小茹她们都惊呆了!

“明明就很好吃!”

吃完饭,下午接着逛。

“你还要买啥?”

“家电,冰箱得买,免得我带着孩子经常往菜市场跑,没吃完的放着也不会坏。洗衣机更得买,还有电视机,买台彩电的,家里那台黑白的看着眼睛难受。”

任谁看了十几年彩电又换会黑白都得难受。

“还有空调……算了,空调先放着,等明年热了再说。”

沈晓华点了点头,并没有觉得她妹子买这些是败家,这城里过的差不多的,谁家没这些家用电器,她家这几年早就陆陆续续置办齐全了。


沈晓君当然不用入别人的户头,她自己就有。

让沈晓华帮她看了半天孩子,明面儿上跑交易市场找邻居,实际上是自己去买,帮着她姐买了两手她买的那几只中,目前涨幅最低价最便宜的股票。

要是之前,沈晓君还怕根本没有什么95年疯涨的事,那么现在,她已经不怕了,在股市历史上并没有变化,历史的洪流持续前行着,她这只小蝴蝶除了影响她的家庭,其他事,没有任何影响。

因为买了股票的事,沈晓华没事儿就往甜水巷跑,在知道自己买了哪一只股票后,每次来都会和沈晓君谈论又涨了多少的话。

沈晓君带着孩子挤不进人山人海的交易市场,她便自己去,每次去了都要再来一次小院,平复后激动的心情后,才返回北城的家。

时间进入十一月中旬,天气转凉,开门便是一阵凉风吹了进来,沈晓君打了一个哆嗦,回屋套了一件针织外套。

小薇小悦正在穿衣服,她拿着前几天才织好的毛衣走了进去,“天冷了,在校服里面加件毛衣。”

月初,学校统一订校服,一套五十,一共两套,要不是林哲寄的那五百块,沈晓君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放在股市里的钱,她可舍不得提前抛售一点点出去。

小薇小悦乖乖的穿上妈妈新织的毛衣。

“妈妈,真好看!”

粉加蓝的彩色毛线织成的毛衣,鲜艳又衬肤色,把两个孩子的小脸衬得白里透红,粉嘟嘟的,别提多可爱了。

“等过几天有空了,妈妈带你们逛商场去,给你们买漂亮的新衣裳,你们不是说萌萌的小皮鞋好看吗,咱们也买!”

小薇乐得拍手,“好呀!好呀!我要红色的小皮鞋!还要一顶小帽子。”

嘴馋的小悦咽了眼口水:“妈妈,我想吃汉堡包,还有炸鸡块。”

上次去吃汉堡包都是‘好久’以前的事啦!

沈晓君笑着应下:“行,你们想吃啥都行!妈妈都给买!咱们有钱!”

“爸爸寄钱回来了吗?”小薇睁着圆溜溜的眼睛问。

沈晓君眨眨眼,“对!”

不是爸爸寄钱回来了,是她有钱!这话不能说,万一孩子们说漏嘴就不好了。

她要低调发财!

“噢喔~~”小姐俩乐的直跳。

孩子进了城,在城里生活读书,性子也比以前好了不少,变得大方又自信,有什么要求也敢大胆的提出来。

在学校和幼儿园里也交了不少的朋友。

不像之前,连和别人说话都会不好意思。

今天,沈晓君打算把其中三只股票全部抛售出去!

这一个月,她买的股票最低的上涨了17倍!最高的已经上涨了22倍!

对她来说这已经到了一个疯狂的数字。

她不能再等了,这个数字已经和上一辈子林哲指着给她看的数字非常接近!

她不能冒险!

上午,沈晓华过来帮着看孩子,沈晓君拿着包去了交易中心。

沈晓华以为自己妹子是去帮她抛售股票。

这半个月她的心就没放下来过,任谁看着自己的三千块慢慢的变成一万,两万,三万,直到四万!都会被吓着吧!

到一万的时候她就想抛了,她不贪心的,翻一番儿她就满足了。

但她妹让她在等等,这一等就的等到现在,终于,今晚能睡个好觉。

在这样下去,她都怕老陈发现自己炒股!

交易中心人山人海,一个月的时间并没有让大家的热情下降,一路飙升的股票让股票市场热成了一个新高度!


会输还是会赢,只有一个字:等!

尧尧像是知道妈妈的紧张,伸着小手摸妈妈的脸,沈晓君低头一看,宝贝儿子正对她露出无齿的笑容。

她的心一下子就落了地,“乖儿子,以后你和姐姐们手里能不能拿一大串的钥匙去收租,就看最后的这两个月了!”

尧尧:“……噗!”

沈晓君给自己打气:“嗯!没错!咱们一定会成功的!”

“沈晓君,你去哪儿了,你老公来电话了。”

刚进甜水巷,巷口小卖部的老板娘喊住了她。

小卖部装着一台电话机,甜水巷家里没有装电话的居民几乎都在这里打电话。

沈晓君手里虽然有钱,但她并没有花钱安装电话,一是因为贵,二是因为舍不得,手里的钱她随时准备着另有他用,让她拿来装一两千块的电话,她觉得没必要。

这是林哲离家后打来的第二个电话。

林哲打来的电话已经挂断,他和小卖部老板娘说好,下一个电话将在下午一点半打过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工地不固定的缘故,林哲这次没留电话号码,上次打电话回来说了,要是有事他会打电话回来,而打过来的号码也是羊城那边的公用电话,沈晓君想要联系他只能通过前两年买的bb机呼他。

一点半,沈晓君把午睡完要去上学的孩子们送到了巷子口,看着她们和几个同学一起往学校走,这才收回目光去小卖部等电话。

时间一到,电话很准时的响起,小卖部老板娘看了一眼号码,“羊城那边的,你接吧。”

沈晓君接起:“喂。”

电话那头的林哲好像很累,声音疲惫。

他先是问了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的话,在得到沈晓君还不错的回答后,便说他往家寄了五百块。

沈晓君嘴角一弯,正好,她刚才还愁那一百块钱要是不够用到股票飙升的时候怎么办呢。

有了这五百块,只要没什么大事,节约点儿,生活到元旦都不成问题。

沈晓君不嫌少,她知道像林哲这样的包工头,工程款大部分都要等到验收了才会接。

“你最近怎么样?工地上的活儿累不累?”投桃报李,沈晓君关心问候。

林哲笑出了声:“终于知道问问我了,看来还是钱有用。”

上次打电话他没少说沈晓君不关心他的话。

沈晓君的心又不是石头做的,往后的林哲是可气,但现在的他,心大部分还是在老婆孩子身上,光听声音就知道他有多累,知道沈晓君手里有钱,也没说不往家里寄,要是几句关心问候的话都吝啬开口,那也太不应该。

毕竟,她又没想拆了这个家,把林哲往外推。

没说上几句,林哲便说还有事,挂了电话。

往后几天,沈晓君没事儿就往交易市场上跑,好几次都差点儿遇上王刚,被她给躲过去了。

李淑芬还专门跑家里来问她,是不是也去炒股了,她从王刚的嘴里知道她去了交易市场的事。

因为这个,李淑芬还挺自责,怕沈晓君也和王刚一样进入股市,把家里的老本输个干净。

沈晓君自然说没有,只是好奇的去逛了逛,见风险太大,没敢下手。

李淑芬听完后放心的拍了拍胸口,她就怕进股市沈晓君亏了钱,到时候埋怨她。

林家的日子她看在眼里,男人在外务工,女人在家带着三个孩子,家里除了电视机,就没个时兴的电器,孩子虽然穿得干干净净,但也不是什么洋气的好衣裳,想来日子过得也一般,不是什么富裕家庭。


这两天都在跑户口的事儿,能弄好就怪了!

林哲眨了眨眼:“我今天去看学校了,还专门找人家校领导问了问,这不回来和你商量商量孩子上学的事儿。”

沈晓君深吸一口气,“你不知道等两天再说啊!”

林哲无辜极了:“我不是怕你着急吗?”

得,还成她的问题了。

这天晚上,当林哲再次凑上来的时候,沈晓君一脚踢过去:“……滚!”

因为舒服了两天而放下警惕心的林哲懵了,好好的咋又生气了?

沈晓君:肉吃多了也腻!

等沈晓君再次进城,小院已经归置整齐,等家具一到,就可以搬家。

沈晓君仔仔细细的转了一圈,满意的点了点头,屋子里墙壁刷得粉白,木质的窗台立柱房门等还刷了一遍清漆,后院的厕所干净整洁,院子里弄得平平整整,就连屋顶不怎么整齐的瓦都重新规整了一遍。

要是让沈晓君自己请人来干,不一定能打理的这么好。

“等咱们搬过来,得单独请周伟吃个饭,这两天都是他帮忙。”

沈晓君点头:“可以,待会儿去问问家具什么时候能进场,咱们找个日子尽快搬。”

等一搬完家,差不多就快开学了。

不止得请人家周伟吃了饭,还得请一请两边家人。

八月二十四,宜搬家。

一大早,林哲就找了一辆三轮车进村拉家具行李,当然靠着三轮拉进城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等把这些东西拉到马路上后,再由小货车往城里拉。

多这么一道工序也是因为村里的路太窄,有的地方又爬坡上坎的,四个轮子的车子进不来的缘故。

家里的大衣柜是沈晓君的嫁妆,这个肯定是要拉走的,家里的电视机,放粮食的一大一小两个柜子也得要,还有粮食,家里的锅碗瓢盆儿,只要看得上的,都被装上了车。

家里的床留着,过年过节的回来一趟也有睡觉的地方。

林绪和孙慧两口子过来帮忙,邻居们见着也来搭把手。

三轮车来来回回的跑了几趟,才把打包好的行李拉干净。

“都说林哲这人从小就混,长大了是个蹲监狱的命,家里有闺女的都不敢嫁给他,瞧见没,人家进城了,在城里买房了!”

这一趟趟的往外拉东西,惹得不少人驻足观看,不是坐在门槛闲聊,就是杵着锄头立在路边,嘴里议论纷纷。

“可不是吗,当初沈晓君嫁过来的时候,没少人说她被糊了眼,林家那个时候多穷啊!就这几间房,还是孩子们大了慢慢起的,她家可是镇上的……现在想想,人家还是有眼光,一下子成城里人了。”

“……听说户口都迁走了。”

张思敏忙得脚不沾地,帮着收这儿收哪儿的,好不容易歇歇,隔壁的蒋大妈跑过来拉呱:“你现在享福了,我要是你,就啥也不干,跟着儿子进城当老封君去,人家城里的老太太过得可潇洒,天天去公园跳舞。”

张思敏一向烦她,前些年说她儿子多,家里穷娶不上媳妇,一屋子的人都要当光棍儿,后面她的儿子都娶得不错,林哲还去了个镇上的媳妇,她又来说林哲娶了个千金大小姐,他们这样的家庭拿捏不住,她这个当婆婆的要受罪。

一天天的,啥话都让她说了,逼逼叨叨,听着就烦。

张思敏这人一向与人为善,就算是心里烦她,也还是笑着说:“我又不是不能动,当什么老封君,要是有那心,前两年就跟我大儿过去了,哪里还等到现在。我在人呐,劳碌命,只要是自己能动,能种自己那两口吃食,就不给孩子们添负担。和你呀!不能比!没你命好。”


大家客气的说着话,又让孩子们打招呼,互通姓名。

女同志叫李淑芬,女儿七岁,叫王萌萌,男人是名银行职员。

两家人边走边聊,没一会儿就到了学校。

小孩子相处起来,总是格外的快,这才几分钟的路程,三个小朋友已经手拉着手。

实验小学的学生不少,校门口围着不少家长孩子,本来就不怎么宽阔的街道上车来车往。

小轿车,自行车,摩托车把校门口挤得水泄不通。

家长们也各有千秋,有的衣着时髦,形象摩登的有钱人,也有朴素无华的工人阶级。

进了学校,根据地上贴着的标识往报名处走。

报名的地方人更多,有人本本分分的排队,但也有人随意插队,把大家的指责当成耳边风。

报完名后还要分班,到时候会直接贴在学校的公告栏里,小薇和新朋友萌萌有些担心,怕不在一个班级。

家长们这会儿哪里管得了孩子的心思,大的报完名,还有一个小的呢。

马不停蹄的又往旁边的幼儿园去。

等给小悦也报好名,沈晓君这才松了口气。

“现在的学费真不便宜。”沈晓君数了数手里的钱,带了一千块,没剩多少了。

林哲就笑:“这从古至今,读书什么时候便宜过?”

沈晓君张了张嘴,她能说对比于以后的物价,算起来以后的学费要比现在便宜很多吗?

瞧瞧他们刚刚给孩子们交的学费,什么学杂费50,书本费57,教育附加费25,作业本费8块,还有文体卫生费,水电费,图书仪器费等等,杂七杂八加起来三百多,而小悦幼儿园的费用也不便宜,也要三百多块。

这样一算,七百多没了。

林瑞在单位上班,作为一个小职员,他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三百七十五,陈光远好些,在运输队,平时有点其他收入,加起来差不多有五百,而在镇上当教师的沈晓莲和苏永宁工资就更低了,两口子加起来估摸着也不到六百块。

这样一对比,这学费高不高?

一学期三百多,一年两学期就是七百。

在乡下,要是没有外出务工,在家里靠着种地,怕是连孩子的学费都要作难。

沈晓君想起上辈子,有几年林哲没赚到钱,为了孩子的学费,她厚着脸皮上门让那些人还钱。

借出去的时候,林哲干干脆脆没说二话,要他们还了,两百五百的,像是打发叫花子,一个个的叫苦连天,那时,沈晓君都怀疑到底谁是欠钱的。

想到这些,沈晓君便对着林哲翻了个白眼。

林哲:“……”说不过他就翻白眼,谁惯出来的臭毛病!

第一天上学,小薇小悦早早的起了床,穿上昨晚沈晓君给她们找出来的小裙子,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让妈妈给她们梳辫子。

林哲想要服其劳,孩子们躲着不让,小鼻子皱着,嫌弃得很。

林哲佯装生气:“你妈妈的手艺还是我教的呢,你们竟然不让我梳。”

小薇才不信,“爸爸骗人!”

小悦倒是信了,乖乖的站在林哲面前让她梳头。

连梳个头都要吹牛!沈晓君无语的接过小薇手上的梳子,两三下的快速编好两条麻花辫。

而另一边的小悦已经快要哭了,瘪着嘴委屈巴巴的看着姐姐和妈妈,爸爸的劲儿太大啦!头皮疼。

林哲本以为编个辫子是很简单的事,谁知搞了半天编出来松松垮垮的根本不成型。


想伸手去接,又缩了回去,在裤子上摩擦了两下才把这钱拿手里。

沈晓君就笑:“不是你的,难道是我的呀!”

沈晓华一张张的数着手里的钞票,脸上的表情到现在都还有些恍惚,“才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赚了两个你这样的小院。”

都是一百元一张的大钞,没一会儿就数完了,沈晓华紧紧的捏着手里的一叠钱:“白山公园那边建了电梯房,听说一套下来要四万,你姐夫上个月还说等以后有钱了也换套电梯房住呢,四万,要是靠着你姐夫的那点儿工资好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可现在呢,一个月不到,难怪人人都想炒股,这有这个能让人一夜暴富……”

沈晓君还真怕她姐沉迷股市,“这钱是好赚,但亏的也多啊!就今天,好几只股票都降了,我去是时候好些人在里面捶胸顿足呢!”

“真的啊?”

沈晓君点头:“嗯!要是被套牢,本钱都拿不回来的。”

沈晓华涌动着的心静了下来,“也是,咱们普通老百姓,又不是什么股神、先知,能借着这一股风赚上一笔,就很不错了,该知足!”

沈晓君:“……嗯。”她好像就有点先知,比如说现在还平平无奇,或者连名号都没听说过的企业,却会在未来大放光彩!

到那时,股票市值当然也不可能会低。

她完全可以随时关注着股票市场,抢先购买记忆中那些闻名后世的大企业上市之前的原始股,原始股的价格并不高,这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比如某台,某讯,某空调,某地产。

她不知道15年后这些企业会怎样,但她知道15年前的,要是想稳赚,大不了在15年之前全部抛掉!

当然,这些得慢慢来,目前她已经留了一只股票坐等继续升值。

钱,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相比于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房产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她得合理分配她的钱!钱生钱,让它变得更多。

沈晓君知道自己并不聪明,她成为不了像小悦写的大女主小说那样在商海沉浮大展拳脚,靠着预先知道的一切站上最顶端,坐拥千亿财富。

咳咳……她承认看小悦写的书的时候有被辣到眼睛,觉得太夸张了,不合实际。

现在她也觉得夸张,她是重生了,但她没换个脑子。

没换脑子的她就一个想法,买房!赚钱了继续买房!一直买房!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包租婆!

嗯……她这次一共赚了四十万,有六万还在股票市场上,手里落下三十四万。

这三十四万,她要……

“晓君,晓君!”

“嗯。”沈晓君回过神下意识应道。

“你想啥呢?”

沈晓君肯定不能说自己在想她的三十四万,道:“没想啥啊,我就是怕你以后迷上股票。”

“放心吧,不会!你姐我没那么大的贪心。”

沈晓华数了十张大钞出来,伸手就往沈晓君面前一递。

“给。”

沈晓君下意识的把手往后一背,问她姐:“干啥?”

“辛苦费呀!要不是你帮我,我肯定不会买这股票,这钱也赚不到我的手上。”

说着就往沈晓君怀里塞。

沈晓君能要吗?

肯定不能!

站起来往后退了好几步,“你可别,自家姐妹,还说什么辛苦费呀,我要真收了,我成什么人了?”

她真没想到她姐会来这一出呀。

赚钱了,这也忒大方了!

沈晓华不干,一定要给,把钱往桌子上一放!

她就觉得自己赚钱了,帮着跑来跑去的妹妹一分也没见着,也太不应该,不给说不过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