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明黛周斯年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七零做精,疯批大佬疯狂沦陷精品阅读》,由网络作家“色彩缤纷的薛静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我在七零做精,疯批大佬疯狂沦陷》,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明黛周斯年,也是实力派作者“色彩缤纷的薛静妃”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往前走。往前走?额,还是高估了自己。“周斯年,你帮我推下车好不,等到家,我给你做好吃的。”明黛也想让周斯年拉车,但是这位不走寻常路,万一他半路又想从崖壁上下去怎么办!似乎听明白了,周斯年跑到了后面。明黛做好准备,想着有他帮忙,很快就能下山了。确实很快。山道上,明黛......
《我在七零做精,疯批大佬疯狂沦陷精品阅读》精彩片段
还没得及阻拦,眼前一花,一道身影就窜到了树上。
刚刚她死命都削不掉的树枝,这会天女散花一般往下落。
明黛脖颈一凉,赶紧躲开,距离老远这才回头。
果然,她刚刚站着的位置,一大截断枝叉砸了下来。
捡回一条小命的她来不及喘口气,就看到树上的人已经削到了树顶,此刻跟着最上面的枝干摇摇晃晃,很是危险。
“周斯年!下来!快下来!”
周斯年根本不听,执意把最上面的分叉削掉了才下来。
几分钟的时间,刚刚还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会已经变成了光杆司令,在寒风中摇摆个不停。
明黛倒吸一口凉气:周斯年打人绝对放水了,按照这个力度,脑袋都能一拳给打爆了吧!
在明黛的注视下,他把大树放到了,吭吭吭几下,腰粗的树干就被截断了,连锯子都没有用。
而且周斯年好像有强迫症,一棵大树被他均分的分成了五等分。
满意的看了看,他拿着斧子,把砍掉的树枝削下来,整齐的摆好。
看着一堆堆长度一致的树枝,明黛这才反应过来。
怎么就把树砍了?!
这是犯错误的吧!
算了算了,疯子砍的,想必大队长能理解的吧?
她从善如流的拿出了绳子,周斯年一把夺过去,三下五除二的把绳子捆好。
嗯,就暖暖的,挺贴心。
等到两人忙完,天也擦黑了。
周斯年一身低气压,明显已经到了极限。
明黛掏出一块糖,剥开塞进他嘴里:“马上回家,把柴火运下山,装车,咱们就回去了。”
香甜的大白兔奶糖抚慰了他暴躁的心情,他抽出明黛手里的糖纸,仔细端详,郑重的放进上衣口袋。
然后扛着截断的木头先一步下山了。
明黛拖着一捆树枝,背着工具跟着下去。
走到半路,人家已经折返了。
于是明黛拖一趟柴火的功夫,人家拖了三趟。
而且,明黛发现了周斯年的另外一个优点。
这家伙动手能力贼强,柴火装车自己干的很好,没有散开,或者头重脚轻,装的刚刚好。
所有柴火都弄了下来,周斯年甚至把明黛只砍掉一块的枯木也整个扛了下来。
实在不知道,他这么瘦削的身体,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力气。
这也是各个大队能忍受他在大队作妖的原因吧,毕竟他太能干了!
明黛不放心,又用绳子捆了几道,把工具放好后,她看着被翘起的车把,犹豫了下,还是跳了上去。
昂。。。。。。
吊在半空中,尴尬了。
我压!
我压!
我使劲的压!
蹬了半天,车把纹丝不动。
最后还是一旁的周斯年单手压了一下,车把才下来。
明黛转身,做好姿势,拉着车子往前走。
往前走。
往前走?
额,还是高估了自己。
“周斯年,你帮我推下车好不,等到家,我给你做好吃的。”
明黛也想让周斯年拉车,但是这位不走寻常路,万一他半路又想从崖壁上下去怎么办!
似乎听明白了,周斯年跑到了后面。
明黛做好准备,想着有他帮忙,很快就能下山了。
确实很快。
山道上,明黛双脚悬空,吊在车把上,一路尖叫着往下俯冲。
平板车在装满柴火的情况下都能跑出72迈的效果,吓坏了背着柴火下山的社员。
小知青的尖叫充当了喇叭,听到的人都火速闪开。
嗖的一下,板车就不见了。
只能看到疯子撅着屁股,推着车往下冲的背影。
给了单子后,邮局人员很快把包裹找了出来。
这个人的包裹已经寄了三年,中间只断了几次,很准时,他们都有印象了。
把包裹给明代抱着,带着人去了这里的供销社。
这会正是上工和上班的时间,供销社的人很少。
明黛让明代在树荫下等着,她自己提着旅行袋进去了。
因为是公社的供销社,里面不是很大,多是柴米油盐等日常物品。
黑色的柜台泛着油光,一看就是老物件了。
里面一个女人打着毛衣,看到她进来,头也没抬。
明黛也不理会,把整个供销社转了一圈,然后提着袋子出去了。
等到她走了,打着毛衣的售货员才翻了个白眼:“穷酸样!不买瞎看!”
而出门的那一刻,明黛提着的包鼓了起来,都是供销社里可以买到的商品。
和明代会合,他们去了最后的一个地方,国营饭店!
路上,明代主动接过了明黛的包提着,让明黛对这个劳力更满意了。
到了饭店,询问了明代意见,他想在外面等着。
于是明黛自己进去,看了看小黑板上的菜单,不顾服务员的冷脸,径自要了一盒红烧肉、一盒香酥带鱼,两份大米饭和10个大肉包,全部用铝饭盒打包。
在服务员嫉妒的目光中付了钱票,带着一背包的美食离开了。
外面,明代低头抱着东西等她,动都没动一下。
看到她的第一眼就锁定了她提着得背包。
明黛拍了下包:“回去车上吃。”
明代愉快的点头,跟着往回走,这次的步伐明显迈的大了些,明黛小跑着跟上。
到了地方,发现家具已经装上车了,柳三爷正在稀罕的摸着。
明黛喊了他一声,把他吓了一跳,赶紧躲到马肚子后面去了。
而明代看都没看他,把东西放在车上后,就盯着明黛手里的包看。
明黛把包打开,拿出装着包子的油纸袋。
把包子拿出四个,其他的递给明代。
明代欢快的接过,一口一个,看呆了柳老三。
明黛绕到马肚子后面,把手里的包子递给柳三爷两个。
“三爷,麻烦你了,我们带的东西比较多,包子给您尝尝。”
柳老三刚还在惊叹明代一口一个包子,现在自己就有包子吃了?
“给我的?!”
明黛点头:“以后可能得经常麻烦您老。”
柳老三笑开了花:“不麻烦不麻烦,啥时候想进城,说一声就行!”
完全忘记了他进城也要开条子的事情。
柳老三一手一个包子,乐疯了,这可是白面的大肉包子,过年都吃不上的那种!
吃着包子,双方的距离就这么拉近了。
最后他也不害怕明代了,回去的路上一顿侃大山,说的高兴。
明黛听得也开心,只有明代抱着怀里的包,感受着温度一点点的下来,着急了。
然后他狠狠瞪了眼又转身和明黛说话的柳老三,吓得他立刻转身过去,好好驾车。
这次速度快了很多,明黛也松了口气。
柳三爷讲话是很风趣,但是他门牙漏风,得一边猜一边听,累啊。
等到他们到村子里的时候,村民已经去上下午的工了,倒是没人看到他们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
柳老三把他们送到家,帮着卸下才走,十分热情。
指挥着明代把各个家具放好,看着虽然没有多少东西,但是已经有家模样的房间,非常开心!
而前院的知青点,这会热闹极了。
老知青拿着油灯把被打成猪头的三人接了回去。
看着他们身上穿戴整齐,没有要入睡的意思,张小军意识到他们被整了。
但是此刻太疼了,也顾不上其他。
老知青拿着油灯仔细看着,分析着伤势。
“这次怎么打的这么狠,啧啧啧,得多疼啊?”
“就是,这次女的也打的狠,之前女的还能轻一点哪!”
“哎,另外一个小矮子哪?”
明黛:你全家小矮子!
“不知道,不会打死了吧?”
“那去看看?”
“我不去!你去!”
方明阳眼神闪了闪,没有说话。
最后谁都没有去看明黛怎么样。
方明阳睡在泥坯房里,想着后院的大瓦房。
要是明代真的打死了人,他应该就会被送走了吧?
那么,他们是不是就能住进去了。
因为被扔出来,刘大业三人没有铺盖,只能借其他知青脱下来的棉衣盖着熬过一夜。
低低哑哑的呻吟和呼痛声不断,没有一个人觉得厌烦和打扰。
他们伴着这声音入睡,把曾经丢失的平衡找了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前院的知青点就有人起床了,探头探脑的看着后面的动静,但是没有一个人敢绕过影壁墙过来看看。
明黛也醒了,先回到空间洗漱了一下,然后下炕,把铺盖重新叠了起来。
烦人精走了,今晚她要好好收拾一下房间。
但是首要问题,她要把柴火问题解决了。
从房间出来,看了看外面,小院依旧很是杂乱。
她走进厨房,看了看灶台,昨晚刘大业他们吃完饭,锅都没刷,饭倒是吃了个干净。
真是无耻!
看了看地上的柴火,应该是昨天明代新折的,有的还很新鲜。
一旁的水缸里,水也被用光了,看样子昨晚三人也没有给补。
她思考了一会,转身去了东厢房。
看着紧闭的房门,她敲了敲。
“我用下厨房你带的柴火好不好,我做早饭,请你吃。”
里面没有声音。
她又敲了敲,重复了一遍。
“柴火晚上还给你,你不出来,我当你同意了哦?”
又等了一会,还是没有声音。
明黛转身去了厨房。
把湿的柴火捡出来放到墙角晒着,拿起水桶来到院子边角的水井。
这个房子有一口井,之前知青经常过来挑水。
自从这里被明代霸占后,他们再也不敢过来,只能到村里去挑。
这也是他们想要明代离开的原因。
这会的水井还没有冻住,水桶扔下去,落水声在早晨听起来也清脆了很多。
她一次就只舀起半桶水,这个身体虽然被改善了,但是力气还是不行。
考虑要上山捡柴,她没有打很多,来回四五趟也把她累够呛,倒是好歹也刷好了锅。
把锅台清理了一下,灶灰扒拉出来扔到墙角,果然好烧多了。
添上水,明黛拍拍手,幸好自己之前去旅游的时候,体验过农村生活,要不然火都不会烧。
拉了下风箱,把火势加大,续了把柴火让它烧着。
明黛起身,回到房间,把昨天领到的食物搬到厨房。
刚放下东西,厨房门口就出现了一片阴影。
明黛抬头去看,一个身高有一米九的高大瘦削的男人正盯着她看。
这就是明代。
他很瘦,瘦的皮包骨,脸也脱了相。
但是他身上很整洁,头发狗啃一样,但不凌乱,也不油腻。
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不少地方都被扯开空了棉花,但是很干净,就是颜色有些深浅不一。
不对!
“婶子,我刚来,叔就这么照顾我,我做了些团子给叔和婶子尝尝,以后还要麻烦您和叔多看顾了,我人小,做错什么,您教我。”
黄婶子拿着包袱看着当家的。
“拿着吧,闺女一番心意,有空来家里吃饭,车子要用你再来拿。”
明黛笑着应了,喊着还在玩手电筒的周斯年告辞了。
看着周斯年乖巧的跟着,柳家人还是很迷糊。
疯子这么听话,还是头一次!
等到送完人关好门回来,黄婶子还是很新奇。
“老话说的一物降一物,还真的没说错哈,之前可没见过疯子这么听话的。”
她急需人分享,可惜这会大炕上的人都盯着明黛带来的包裹看。
黄家大嫂,黄大莲,是黄婶子一个村子拐着弯的侄女,一向得宠,还一连气生了两个大孙子,铁蛋和狗蛋,因此不怕这个婆婆,这会笑眯眯的开口:“娘,你说这城里人做饭就是和咱们乡下人不一样哈,咋就这么香,你大孙子都忍不住想尝尝了。”
黄婶子骂了一句:“我看是你的馋虫作怪。”
铁蛋和狗蛋也给力,缠着奶奶要吃团子。
黄老二一家因为生的都是闺女,黄杏和黄桃,二儿媳妇周盼睇觉得抬不起头,倒是没有说话。
最后黄婶子的小儿子柳来发都出声要吃了。
黄婶子这才边骂骂咧咧,边打开了包着的布。
看着两排六个手掌心大的团子,各个圆滚滚的十分好看。
“别看人小,手真巧,做的似模似样的哪!”
黄婶子边夸,边拿起一个,十分宣软。
两个孙子,一人发了一个,小儿子发了一个,两个孙女两人一个。
剩下的两个,给了老头子一个,还剩下一个,看着老大媳妇殷切的眼神,再看看低头的老二媳妇,她叹口气。
老大媳妇看了,最会做人:“娘,你吃,我和来福蹭口孩子的就行。”
黄婶子满意的点头,还是老大家的会疼人。
还没等她决定最后一个团子的归属,大孙子惊喜的大叫:“肉!有肉!”
小孙子也大叫:“鸡蛋!还有鸡蛋!”
黄婶子大惊,掰开手里的团子,果然是有馅料的,不知道是什么肉的,但是油亮亮的,趁着月色都能看的十分明显。
“哎呀,这可怎么还这个礼!快,别吃了,给俺拿回来!”
农村里,一般都是有来有往,还礼也都是差不多的。
明显今天小知青带的礼,他们还不上。
铁蛋和狗蛋一听要还回去,急了,直接塞进嘴里就要往下咽,噎的要翻白眼。
黄桃拿着手里的团子,她和妹妹一口没吃,打算和父母分享,这会要还回去,很是舍不得。
小儿子柳来发看着团子,不舍得递了回去。
他长大了,知道家里的不容易。
看着孙子被抠出团子大哭的样子,柳大柱砸吧了下烟袋,捏了捏还温热的团子。
“吃吧,给孩子吃吧,这礼慢慢还。”
黄婶子也心疼孙子,默默收回了手。
最后只有铁蛋、狗蛋和黄桃黄杏吃上了团子,就连小儿子柳来发都选择把团子留着。
第二天一大早,柳大柱家的稀粥里第一次有了腊肠和鸡蛋花。
团子皮被撕成小块,均匀的放到每个人碗里。
喝着一碗带着油花的稀粥,柳大柱一家觉得今天必须满公分!
第二天一大早,照例是醒来找手机。
确认了现实后,明黛打着哈欠起身。
今天要开始上工了!
出门,看到周斯年在扫院子,她满意的点头。
明长河在部队的时候从小兵干起,后面机缘巧合跟人学了医术,做了军医,退伍后在医院的药房工作,他一死,作为他的养女,明黛虽然14岁也能接替了他的工作。
小姑娘久病成医,也是懂得一些药理的,做的有模有样。
明长河生病之前还特意找人关照过,没有意外,小姑娘养大自己不成问题。
可惜的是,他低估了大哥一家的可耻程度。
他死的时候,明长江根本没有过来搭一把手,等到他埋完了,这才假惺惺的上门,目的是为了明长河的存折和工作。
他退伍的时候有一大笔退伍保障金,在医院上班也有工资,比酱油厂工人身份的明长江好多了,又只有一个养女,自然能攒下不少钱。
可惜一家四口把家里翻了遍也没找到,气的一家子对着明黛又打又骂。
小姑娘不敢反抗,但是也咬牙说没有,邻居看闹得太难看报了警,这才把几人吓走。
但是明长江不可能放弃,怕担上苛待军属遗孤的名头,他和儿子不来了,就让媳妇和女儿打着照顾侄女和堂妹的名头过来,各种言语侮辱来逼迫小明黛把存折交出来。
小姑娘害怕的家都不敢回,一连值了半个月的夜班。
气的明长江牙痒痒。
正巧赶上知青下乡,明长江家里必须要下去一个人。
明耀祖是不可能的,他们家的独苗苗,只能是明艳红。
但是明艳红已经和肉联厂主任的小儿子看对眼了,这么好的姻缘可不能放弃。
但是明艳红知道,父母一定会牺牲自己保全弟弟的,于是她就想出了让明黛代替自己去的想法,这是可以暗箱操作的,只要不被发现就行。
明长江自然同意,邢翠兰想着老家来信,他们公社的一户富户的傻儿子想找个媳妇,求到她这里牵线,正好把明黛安排到他们那个公社下乡,到时候把她往傻子被窝里一塞,小姑娘什么都不懂,傻子家一吓唬,还不是乖乖给人做媳妇了。
她嫁到乡下,明长河名下的房子,不就是他们的了吗?
如此歹毒!
明黛冷笑,虽然不是亲大伯,但是如此设计一个孤女也太卑鄙了,必须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现在的明黛不是那个只会偷偷躲起来哭的小丫头了!
吃完饭,明黛换回来洗干净的粗布衣裳,把焦黄的头发扎成两股麻花辫,看了看泛着健康光泽的脸庞,她拿出化妆品给自己画了个病入膏肓妆。
看着镜子里马上就要嗝屁的样子,明黛很满意的出去了。
出来后,外面还是黑天,周围静悄悄的。
她想了想,把竹床推了出来,挤进墙角,掀起一块青砖,掏出来一个小盒子。
这是明爸爸留给小明黛的遗产,也是邢翠兰一直要找的存折。
看着存折上面写着的2356元,明黛叹了口气。
小明黛在父母亲缘上比自己幸运,至少还有个疼爱自己的养父。
在70年代,这算的上是一大笔巨款了。
她把存折放进空间,单手把床又推了回去。
拍了拍小手,看着已经大亮的天色,拿起原主常用的一个军绿色的小背包出了门。
路上人还很少,大都是出门倒夜香的人。
按照记忆里的位置,她来到了一处大院的二楼,敲响了门。
“谁呀!这么早。”
等了一会,门才开,一个头发凌乱的中年妇女看着明黛明显愣了一下。
明黛扬起笑脸,怯怯地唤了一声:“牛主任,打扰了,我这边有个工作岗位的事情想要和你谈一谈。”
牛琴的眼睛立刻亮了,她家闺女也到了下乡的年纪,奈何买不到工作岗位,眼看着就要下乡了,这几天在家闹的不行。
她瞧了瞧四周没人,赶紧把明黛拉进屋里。
“来来来,明黛,你是知道什么岗位的信吗?”
牛琴是市医院后勤部的副主任,她丈夫是医院采购科的主任,两人在医院都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这也是明黛找上她的原因,一般人怕麻烦估计也不敢买她手里的岗位。
明黛还没说话,先红了眼睛。
“牛主任,我也不瞒您,是我要卖我的岗位。
您也知道,我的工作是接的我爸爸的班,最近我大伯一家经常来医院闹,也影响非常不好。
现在,大伯母托关系偷偷给我报了下乡,让我替她家孩子,还让我把工作让给堂姐,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我气不过,但是下乡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肯定要去的,所以我想把工作给卖了,不能便宜了我大伯母一家!”
牛琴也是知道他们家的情况,听了很是理解,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并不少见,只能说这孩子比较倒霉,什么惨事都到她身上了。
这倒是便宜了她闺女!
“好孩子,你这是受委屈了,你大伯母也太不是人了,让你这么小就去下乡。你放心,你的工作我买了,绝对不便宜你大伯母!”
明黛看着牛主任:“就是我大伯比较难缠,您买了我的工作,可能比较麻烦。”
牛琴摆摆手:“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弟弟是革委会的。”
这倒是意外之喜了,她还是很希望大伯母来找牛琴闹腾。
工作机会少,还是药房这样清闲的工作,牛琴不想节外生枝,直接对着明黛说:“明黛,现在工作基本是800块一个,我给你850,要是可以,咱们等会上班就去把事情办了。”
明黛自然愿意:“牛主任,不用850,您给我700就行,我想再麻烦您点事。”
牛主任微微皱眉,就怕她提出什么过分要求,表面还是笑呵呵的开口:“你说,能帮到的我肯定帮。”
言外之意就是不能帮的肯定不帮了。
明黛不好意思的笑笑:“我想下乡后也不放弃掉我爸爸教的医术,要是可以看看能不能做个赤脚医生,您也知道,我从小就是个药罐子,干不了重活,所以想要一些医疗器械和药品。”
说完她红着脸低下了头,仿佛为自己提了过分的要求而羞愧。
明黛:我配享小金人!
牛主任松了口气,这个简单,她男人就是干这个的。
同时也对明黛刮目相看,这个姑娘不像表面看着的这么柔弱,至少心机是有的,这样挺好。
“这有啥,你叔那就有,我们先去办交接,办完我带你去拿!”
明黛惊喜的抬头,红着眼看着牛琴,直看的她心软,决定多给她一些药品。
谈妥后,明黛礼貌的提出去医院门口等她,不顾牛主任一起吃早饭的邀约离开了。
她不饿,直接就去了医院等着。
站在门口,看着这个时代特有的上班潮,很是新奇。
明黛仔细看了一下,他棉衣的左袖子和右衣领是湿的!
裤脚和鞋子也是湿的!
站着的地方,已经印出来一圈水渍了!
所以,他是把棉衣洗了吗?!!!
这人是真的有病啊!
谁大冬天的洗棉衣棉裤啊!
根本干不了好吗?
看他的样子也不像是有备用的棉衣和棉裤,明黛有些头疼。
但也不敢刺激他,轻声问:“你饿了吗?”
明代还是没有回答,只是盯着她看。
明黛把自己的粮食口袋展示给他看:“我用我的粮食做早饭,咱们一起吃好不好?”
男人还是堵着门,没有回答,只是眼睛死死盯着她,让她的鸡皮疙瘩一层层的起来。
明黛也不多说,提出苞米面口袋,倒进她带了的陶瓷盆里,撒了点酵母,加水把面团揉到光滑。
掀开锅盖倒放,把陶瓷盆放上去盖好。
从袋子里捡出两个大土豆,舀出水清洗了一下,用喝饮料留下的瓶盖子把皮刮了,找了半天,没有发现切菜板和菜刀。
她看着门口的男人:“让我出去一下行不行,我去拿做饭的工具和调料。”
男人盯着她,一动不动。
明黛耐着性子,又说了一遍。
几分钟后,明代让开了条缝隙。
明黛嘴角抽了抽,这么点缝隙,也就她这豆芽菜身板可以过去了。
进屋后,她火速把要拿的东西找齐。
想了想,比照着明代的身高,找了身衣服和鞋子,一起拿了过去。
再进入厨房,明代已经蹲在炉灶旁取暖,头都要伸进灶坑里去了。
明黛没有阻止,直到他的前额头发卷曲,一股蛋白质燃烧的味道袭来。
然后男人就收回了脑袋,摸了摸头发。
趋利避害,人类的本能。
明黛绕到明代的左前方,把手里的衣服和鞋子放到柴火上。
“你的衣服和鞋子湿了,换下好不好?这是我爸爸的衣服,借给你穿,你带我去捡柴。”
重复说了两遍后,明黛就转身去洗菜板切土豆丝了。
等到她切完再回头,炉灶前的男人和衣服都不见了。
她满意的点头,拿出一口小锅,清洗干净,放到大灶旁的小灶台上。
这里曾经是地主家的长工们住的,才有多口灶,一般人家也就一口灶。
主要是锅贵,有的人家还因为家里只有一口锅不分家。
而这个房子的灶台是三口灶,一大两小。
也因为吃饭的人多,和其他人家在堂屋炕边做饭不一样,修了大厨房,做饭和吃饭两用。
把土豆丝用凉水泡着,干辣椒和蒜片切好备用,明黛把烫手的陶瓷盆拿下来,放到案板上。
锅里的水太多了,她加把柴火,把水烧开。
趁着这个空隙,明黛把发酵好的苞米面团了团,贴在了大锅的锅壁上。
一周圈贴完,整整16个,十分完美的数字。
放着水烧烧着,她把另外一口灶引燃。
锅烧热,倒油,放蒜片干辣椒。
“滋啦!”
愉快的声音在厨房响起,香味也散发出去。
很快一道黑影窜了过来,直直望着明黛正在翻炒的小锅,头都要插进去。
是换好衣服的明代。
几分钟后,两人吃着韭菜盒子,吸溜着热粥,就着清脆的萝卜丝解决了自己的早饭。
韭菜盒子一个不剩,稀粥全部喝完,萝卜咸菜也被周斯年光盘,又是吃饱喝足的一顿饭。
周斯年照例洗碗,明黛去房间把头发重新扎成两条小辫子,这才和忙完的周斯年一起去上工。
拿着新买的小板凳,到了上工的地方。
周斯年一出场,全场寂静。
选择了老地方的苞米堆,周斯年业务熟练,不用明黛示范,自己拿着锥子开始干活。
明黛跟着搓苞米,带着新的棉线手套,看的周围的婶子直呼败家,大姑娘小媳妇羡慕不已。
今天,黄婶子一家子选择了明黛和周斯年旁边的苞米堆。
在众人一脸敬佩的表情中,黄婶子靠了上来。
“小明闺女,你看你客气的,还给铁蛋四块桃酥,多精贵的玩意。”
尽管声音有些颤抖,姿势也随时逃命的预备式,但是已经非常胆大了。
明黛笑呵呵的抬头:“婶子还给了我们这么多的蔬菜和山货,今天早上正好吃了韭菜盒子,鲜掉舌头,我得跟婶子取取经,怎么种的这么好吃。”
这句话夸到了黄婶子的心坎里,她整个身子蹭了过来,和明黛分享着自己的种植经验,最后还答应送明黛一茬韭菜根。
“等到明年开春,你种上,很快就有韭菜吃了,我跟你说。。。。。。”
正说着, 她就发现自己坐到了周斯年的正前方,话就这么生生的憋在了嗓子眼里。
好在周斯年忙着干活,眼都没抬,黄婶子这才放下心来。
看着明黛他们活干的快,黄婶子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交代她有空来家挖大酱和酸菜。
这里的冬天少了什么都不能少了大酱和酸菜。
明黛笑着答应。
黄婶子回到位置,立刻围上一圈人,交谈间还不时的看向明黛和周斯年的方向。
两人都没有理会,明黛打算早点干完活,回去把菜窖清理一下,再去村里买些蔬菜,要不然大冬天的,她活变青菜,周斯年就是个疯子也得怀疑什么吧?
明黛这边一堆苞米在众人的艳羡中很快就结束了,大都是周斯年干的,明黛连三分之一都没有搓到。
村民看完是羡慕,而知青们就是嫉妒了。
尤其是女知青们。
老知青里面,宋兰兰瞄着明黛手里崭新的棉线手套,嘴里的酸水都要冒了出来。
这可是棉线手套啊,就是城里的姑娘领到也舍不得用,都是拆了织围脖,现在被戴在明黛手上搓苞米,怎么看着都是暴殄天物。
柳燕则是恨的咬牙,都是京城来的,坐一趟列车,她一个城西的怎么比自己一个城东的混的还好!
虽然自己在家也干活,但是也没有干过这种粗活,顶多就是洗衣做饭。
昨天自己搓了一上午就搓出三个血泡,哭唧唧的去找陈二红请假。
陈二红还没开口,就被宋兰兰呲了一顿。
“哎呦,你这资本家小姐的做派端的可真足,人家方柔手上也起了泡,都没有喊疼要请假,怎么你就这么特殊?!还是想要继续当主子压迫我们这些贫苦奴隶!”
这话说的非常重了,要不是在淳朴的柳家湾,柳燕高低是要被拉走审查的。
柳燕被怼懵了,举着手不知道怎么回答。
陈二红看越说越过分,瞪了宋兰兰一眼,看着柳燕皱眉:“谁都是这么过来的,请假不可能,等会我帮你把血泡挑破,习惯了就好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