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莲秘纹现梅雨季的潮气渗进雕花窗棂,林晚的羊毫笔尖悬在明代素白瓷瓶上方,金粉在瓶身暗纹处泛起细不可察的微光。
她屏住呼吸,看着新显形的并蒂莲花瓣边缘,那极细的金粉走线与记忆中母亲梳妆匣上的印泥盒花纹分毫不差——匣盖上的莲花脉络间,曾藏着母亲用修复针刻下的微型《千字文》,每道笔画都对应着瓷器修复的步骤。
这只印泥盒如今就摆在工作台左上角,漆色剥落处露出的胎土,与她手中的素白瓷瓶如出一辙,仿佛跨越二十年的时光,母亲的手正通过瓷土与她相握。
瓷土中隐约可见的细小气泡,是明代匠人烧制时留下的“呼吸孔”,母亲曾说,这是瓷器与时光对话的通道,而她此刻正在让这段对话重新开启,用的是母亲遗留的修复液配方:薄荷醇、松烟墨与微量朱砂,能让沉睡的暗纹在体温下苏醒。
工作台角落的铜铃突然轻响,惊得她指尖一颤,墨汁在瓷瓶腹部晕出不规则的圆斑。
这枚刻着并蒂莲的铜铃是母亲遗留的唯一信物,七年前在孤儿院的木箱里被发现,铃身内侧还刻着极小的“晚”字。
她摘下浸着修复液气味的白色棉手套,手机屏幕上“陆明修”的来电显示像道狰狞的疤,备注名前的红色感叹号,是七年前在明珠阁保险库被枪口抵住太阳穴时亲手标注的。
那次潜入,她在保险库看见母亲的翡翠镯碎片,镯面上的并蒂莲绣线还沾着暗红,像极了此刻瓷瓶裂缝中卡着的半片丝线——那是墨绿旗袍上的绣线,母亲失踪前穿的最后一件衣裳,布料纤维里还残留着淡淡的檀香,与陈姨围裙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陈姨说,那是母亲最爱的沉水香,每次修复瓷器时都会点燃,让香气融入瓷纹,仿佛给文物注入新的灵魂,而这种香气,如今成了林晚辨认母亲痕迹的特殊密码。
“林小姐,喝口姜茶暖暖吧。”
古董店老板娘陈姨推开木门,托盘上的青瓷茶盏映着暖光,“这瓶子碎成十七块,粘合时得对着光找釉色断层,您都盯着看了三个时辰了。”
她围裙上的补丁用墨绿旗袍布料拼成,那是林晚母亲年轻时最爱的衣裳,布料边缘还能看见未拆的并蒂莲绣线。
陈姨在这条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