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个人信息好像不太安全似的,疑神疑鬼的。
还跟我念叨,说高中毕业时就收到过一个奇奇怪怪的电子礼物,也没署名,让她觉得有点……被人窥探的感觉。
你说是不是很瘆人?”
奇奇怪怪的电子礼物……被人窥探……林薇这番话,深深的刺痛了我。
原来那个U盘在她心里留下的印象,竟然是“奇怪”和“窥探”。
我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
巨大的恐慌和后怕再次将我淹没。
我更加不敢承认U盘的事,也对那个所谓的“校园幽灵黑客”事件变得异常敏感,生怕哪天真的查到我头上,让苏晚更加厌恶我。
就在我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苏晚那边似乎有了新动向。
她报名参加了一个规格挺高的校际编程竞赛。
程浩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心里五味杂陈。
我知道苏晚很优秀,但编程竞赛……没过几天,我在一个国内顶尖的程序员论坛闲逛时,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匿名求助帖。
提问者描述了一个在竞赛项目中遇到的罕见技术难题,思路清晰,但显然卡在了关键点上。
帖子的行文风格和描述的问题细节,让我心里猛地一跳——这很像苏晚会遇到的问题!
鬼使神差地,我注册了一个新的匿名ID,叫做“Observer_X”。
我盯着那个帖子看了很久,脑子里飞速运转。
那个问题确实棘手,但我恰好在前段时间研究过类似的东西。
指尖在键盘上飞舞,我用最简洁、最精妙的方式给出了解决方案,甚至还附带了几种优化思路。
发送出去的那一刻,我心里既有一种帮助了她的隐秘快感,又充满了被发现的恐惧。
果然,没过多久,那个匿名提问者就回复了,字里行间充满了惊喜和感激,并且尝试私信联系“Observer_X”。
我看着那条私信提示,心脏狂跳,最终还是选择了无视。
然后,我迅速退出了论坛,清除了所有登录痕迹。
“Observer_X”这个ID,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就消失了。
我不知道苏晚会不会猜到是我,但这种可能性让我坐立难安。
我更加坚信,苏晚讨厌这种“技术宅”式的示好,甚至可能已经把我和那个“校园幽灵”、“奇怪U盘”联系到了一起。
恐惧像藤蔓一样缠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