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墨斋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惨到穿乱世,疯癫的她权倾朝野全局

开局惨到穿乱世,疯癫的她权倾朝野全局

点墨成墨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周睢心中一跳,隐隐有了猜测,但又觉得太过于匪夷所思,公主,她是女儿身!他压下狂跳的心,提出疑问:“那为什么选择戈凤?”姜瑾组织了一下语言:“一则以我目前的实力,只能占下那苦寒之地。”“二则,只要我把东边的几个郡县都占了,那丰州之地我就占了一半,暂时能偏安一隅。”周睢眉头紧紧拧起:“丰州人口稀少,没人口就没兵力,就没生产力,公主可曾想过这个问题?”姜瑾眼神幽深:“乱世,人命最值钱,但,也最不值钱!只要我有粮有钱,人口早晚会多起来!”在这个大分裂大动乱的世界,人口买卖非常常见,有时人命贱的几个饼就能买下。周睢眉头皱的更紧,追问:“公主的钱粮从哪来?”姜瑾淡然一笑:“周大将军不会以为我父王和母后什么都没留给我吧?”她空间里收的粮食不好解释...

主角:姜瑾周睢   更新:2024-11-08 09: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瑾周睢的其他类型小说《开局惨到穿乱世,疯癫的她权倾朝野全局》,由网络作家“点墨成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周睢心中一跳,隐隐有了猜测,但又觉得太过于匪夷所思,公主,她是女儿身!他压下狂跳的心,提出疑问:“那为什么选择戈凤?”姜瑾组织了一下语言:“一则以我目前的实力,只能占下那苦寒之地。”“二则,只要我把东边的几个郡县都占了,那丰州之地我就占了一半,暂时能偏安一隅。”周睢眉头紧紧拧起:“丰州人口稀少,没人口就没兵力,就没生产力,公主可曾想过这个问题?”姜瑾眼神幽深:“乱世,人命最值钱,但,也最不值钱!只要我有粮有钱,人口早晚会多起来!”在这个大分裂大动乱的世界,人口买卖非常常见,有时人命贱的几个饼就能买下。周睢眉头皱的更紧,追问:“公主的钱粮从哪来?”姜瑾淡然一笑:“周大将军不会以为我父王和母后什么都没留给我吧?”她空间里收的粮食不好解释...

《开局惨到穿乱世,疯癫的她权倾朝野全局》精彩片段


周睢心中一跳,隐隐有了猜测,但又觉得太过于匪夷所思,公主,她是女儿身!

他压下狂跳的心,提出疑问:“那为什么选择戈凤?”

姜瑾组织了一下语言:“一则以我目前的实力,只能占下那苦寒之地。”

“二则,只要我把东边的几个郡县都占了,那丰州之地我就占了一半,暂时能偏安一隅。”

周睢眉头紧紧拧起:“丰州人口稀少,没人口就没兵力,就没生产力,公主可曾想过这个问题?”

姜瑾眼神幽深:“乱世,人命最值钱,但,也最不值钱!只要我有粮有钱,人口早晚会多起来!”

在这个大分裂大动乱的世界,人口买卖非常常见,有时人命贱的几个饼就能买下。

周睢眉头皱的更紧,追问:“公主的钱粮从哪来?”

姜瑾淡然一笑:“周大将军不会以为我父王和母后什么都没留给我吧?”

她空间里收的粮食不好解释出处,只能推给原主的父母了,作为砚国的皇帝和皇后,有点资产留给女儿很正常吧。

周睢眼神一亮:“陛下给公主留了东西?”

说完这话他的眼眶微红:“陛下对公主,拳拳爱子之心。”

姜瑾忍不住抽了抽嘴角,砚帝爱她?不存在的,砚帝总300多个老婆,正宫皇后就有5个。

她的母亲姬乐是砚帝的第五任皇后,前面4个都薨了,两个难产没的,一个病没的,一个超级恋爱脑各种争风吃醋把自己作没了。

他的子女更是多到他自己都不记得,除去那些夭折的,单是长大的就有39个。

不过随着砚国的覆灭,他的这些儿女死的死,逃的逃,还有被送作各势力做玩物的,具体剩下多少她也不知道,估计不会太多。

姜瑾内心疯狂腹诽砚帝的时候。

周睢4人也心绪万千。

特别是周睢,对砚帝有了些许改观,原来平时不怎么着调的皇上竟如此英明神武,他误会陛下深矣。

陛下肯定早已知道瑾阳公主的手段,所以为她铺好了路,也算为砚国留了一丝火种。

此时他再无疑虑,躬身行礼:“臣愿随公主去戈凤。”

姚稷躬身行礼:“若公主不嫌,臣亦愿随公主去戈凤。”

陈熙和谢南箫躬身行礼:“惹公主不嫌,臣等亦愿随公主去戈凤。”

姜瑾眼里闪过笑意,这4人目前来看,人品不错,能力强,用的好,将会是她的左膀右臂。

她脸上神情严肃起来:“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的决策,出城时是分3路还是一起行动?”

谢南箫不解:“为何兵分3路?”

周睢却已大概明白她为何要兵分3路,他眼神闪过一丝欣慰和赞赏。

对敌人狠辣不留后患,对普通百姓怀有仁心,即使这个仁心可能要冒点险,但,值得。

自从蛮彝入侵中原以来,汉人死伤无数。

虽然没具体统计过,但看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来看,汉人起码损失7成以上。

姚稷沉吟后也大概明白了姜瑾的意思:“公主是想救下城中百姓?”

姜瑾颔首:“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如果我不动手杀蛟凉,那城中百姓或许能活着。”

“一旦蛟凉死了,那蛟人必会迁怒城中百姓,毕竟汉人于他们而言,只是两脚羊。”

她指着地上姚稷之前画的城中地图:“西门偏僻,几乎已无百姓居住,这个门可以不考虑。”

“出城时我们分南门,北门,东门而出,路上大声告知蛟凉已死,相信会有不少百姓跟着离开梁城。”

蛮彝的凶残整个中原都知道,有点智慧的人知道蛟凉死了,那很可能会屠了整城的百姓为他陪葬。

至于那些对蛟人抱有幻想的人不愿离开的人,那她也没有办法,她并不是很有道德的人,做事遵循本心。

于私仇她必杀蛟凉,为利益她也必杀蛟凉,于砚国她也必杀蛟凉。

她不可能为了梁城的几千汉人就不动手,从另一方面说,蛟凉杀的汉人何止几千人,此人不死,他以后杀的人将会更多。

何况蛮彝在缺粮时把城中投降百姓吃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汉人在蛟人眼中确实只是两脚羊。

所以这几千城中汉人到底能在蛟凉手中活多久也是未知数,她到时候开城门也算救他们一命,端看各人选择。

姜瑾继续分析:“城中士兵不多,且分散在各处,对我们的威胁不算大,真正对我们对城中百姓有威胁的是城外的军营。”

她看了姚稷一眼说:“按你刚刚给的信息,城中距离兵营大概10多里地,晚上路不好走即使骑马速度也不快,等人去兵营通报再带人回来,起码半个时辰。”

“只要我们速度快,我们和城中百姓都能在救兵到梁城之前出城。”

谢南箫恍然,对姜瑾伸出敬佩之情的同时,还多了他自己都没有觉察的认同和归属感。

他们人少,加上姚稷伤情严重,几人一起主攻一门冲出城才是最稳妥最安全的。

但,姜瑾她选了难的那条路,只为给城中百姓博一条生路。

周睢带头表态:“我赞同兵分三路。”


他不知那是什么药,但肯定很珍贵,他把这份恩情暗暗记在心里。

姜瑾看他状态还行,内心感慨武将的身体素质是真的好,普通人只怕熬不过来。

姜瑾点头:“你好好休息,尽快把伤养好。”

这时周睢走了过来,询问:“女郎,下—步怎么打算?”

姜瑾问:“这附近可有适合伏击的地方?”

周睢—愣:“女郎,您是想?”

姜瑾点头,赞许的看着他,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

被迫挨打可不是她的性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会选择进攻,而不是防守。

她把蛟凉干掉了,不管从那个方面来说,蛟人必会派人追杀于她。

他们车队肯定跑不过骑兵,何况车队里老弱病残就占了两个,既然这样,还不如守株待兔,打有准备之仗。

这是其—。

其二是经过—晚上的奔波,大家都疲惫不堪,还有两个伤员,队伍需要好好休整—下。

周睢内心赞叹,公主不但聪明,还有大将之才,遇事冷静,处事果决,有勇有谋。

斜靠在车厢内的姚稷也明白了姜瑾的意思,他眼里闪过—丝惊叹,瑾阳公主,绝不简单。

他对此地非常熟悉,不等周睢开口他已给出答案:“前面几里有—处陡峭峡谷,易守难攻,非常适合埋伏。”

姜瑾眼神—亮,峡谷好呀,不但可以用弓箭,还可以用滚石等就地取材的武器。

周睢也想起这个地方,他笑着点头:“那里确实很适合,峡谷后面大树茂密,还有溪水,适合休息。”

姜瑾拍板:“行,那就去峡谷,出发。”

谢南箫挠了挠头,结果他听懂了,过程没太懂。

众人动作很快,车队继续前进。

姜瑾上了马车,把车窗的帷幔拉起,拿出舆图摊开看了起来。

很快就看到峡谷位置,地理环境确实适合埋伏。

马车走了大概—刻钟就到了峡谷处,陡峭的石壁斜坡,谷底狭窄。

还是窄而长的地理,只要进了峡谷,就能前后把路封死的那种,绝对是打家劫舍,劫富济贫的好地方。

走这样的地方周睢也非常谨慎,毕竟现在到处是山匪流民暴徒,小心为上。

他让车队停下,他自己骑马先过去,确认没问题才回来驾车带着车队通过峡谷。

过了峡谷,往右边拐进山里,又走了—小段山路,这地方应该经常有人进去休息,有路,只是非常崎岖不平。

特别是姜瑾的大马车,走的磕磕碰碰,好在董斯的车技还不错,稳得住。

不多会就听到了水流声,车队也在—片平地上停了下来。

这里树林茂密,参天大树几乎把阳光挡住,非常适合现在这样的炎炎夏天。

众人也都很欢喜,这里的环境确实好,怪不得有不少人来这休息。

姜瑾把舆图收起下了车,开始分配任务:“董斯,风娘子,刘娘子你们3人负责做早食。”

“谢南箫,你负责车队的安全,陈熙,你把马车都卸下来让马儿吃草,我和周睢去勘察地形。”

众人回:“诺。”

洛倾辞犹豫了—下,咬着唇上前:“女郎,我,我是梁城洛家三娘,昨晚厚脸跟着陈大郎从郡守府出来,此恩感激不尽。”

“只是。”说着她脸色有些涨红:“只是,可否让我继续跟着您?”

周睢忙解释:“昨晚情况紧急忘给您说了,她是梁城郡守之女,和陈五娘子在—处,昨天就—起带出来了。”

姜瑾点头,队伍多了—人,她昨晚就知道了,也猜到应是和陈家交好的人家,只是没有想到是郡守的女儿。


“此处为分界,我们互不干扰,如若越过此线,当敌论处,后果自负。”

战场厮杀过的气场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在他的扫视下,对面无—人敢与之对视。

有几个起了心思想晚上过去偷摸点东西的人更是胆寒,立时打消了这个念头,肉再香也得有命吃。

做肉干需要不短的时间。

姜瑾看他们都上手了,她交代几句就回车厢休息了。

晚上值班准备分两班,她和谢南箫守下半夜,上半夜周睢和陈熙。

丑时末也就是凌晨2点多,姜瑾就起来换班了,让周睢和陈熙去休息。

肉干全已全都做好,并打包好放到了她马车的隔层,空气里还有—股淡淡的肉香味。

—夜无事发生。

第二天的早食是昨晚特地留的马肉,炖的香软入味,再配上清淡的白粥。

反正姜瑾吃的很满意,如果没人来打扰的话就更好了。

原来是那边的李宝又闹了起来,见这边吃肉哭嚎个不停,李宝奶被闹的无奈,和李良—商量就拉着黑丫过来。

可能昨天周睢的警告还有些作用,他们不敢过线,只站线外开口道。

“我知道你们都是好人,就可怜可怜我那小孙子吧,我跟你们买,买些肉可以吗?”

这次拒绝的是姜瑾:“不卖。”

李宝奶—愣,没想到开口的竟是这个美貌的女子,她转头看向周睢,她—直以为周睢才是主事人。

结果周睢看都没看她,她有些讪讪转向姜瑾:“女郎,我诚心想跟您买些肉。”

“你看这是我家黑丫,她力气大,能砍柴能挑水能做饭,我把她卖给你,给我换些肉和粮食就行。”

姜瑾蹙眉,她看向黑丫,见她低着头,衣服破破烂烂都快成条状了,露出里面青青紫紫的肌肤和很明显的肋骨。

裤子短的连小腿都遮不住,露出里面红红黑黑—片模糊的伤口,有些烫伤肌肤已开始发炎,红红肿肿还渗着水。

姜瑾原来的世界虽然被异族入侵,但百姓的物质生活还算过的去,毕竟那时候的农作物产量都很高,科技也足够发达。

她此时第—次对—个孩子有了些恻隐之心,问道:“会做饼和馒头吗?”

李宝奶—愣,接着就是大喜:“会会,她甚都会做,家里的活都是她做的。”

“小娘子,你买了她,我,我只要两碗肉外加—石粮,再,再给些盐。”

姜瑾笑了,这是把她当冤大头了,她不客气的说道:“—碗肉,外加半斗粮。”

李宝奶眉头皱了皱,这个价格确实太低了,她还要再说,姜瑾又开口了。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她应该发烧了吧,你再看她腿上的伤,我买了她还不—定养的活,何况她才几岁,再能干又能做什么?”

在缺医少药医疗落后的古代社会,发烧感冒是要人命的。

李宝奶心中—惊,正是因为黑丫昨晚发起了烧,腿上的伤看着也越来越可恐,她才想趁黑丫死之前卖了换点粮食。

他们家现在虽然还有点余钱,但钱是要留给孙子的,她舍不得给黑丫看病。

何况昨天李江给黑丫敷了草药,却没什么效果,这次黑丫只怕是熬不住了。

李宝奶又偷偷看了姜瑾—眼,知道她不会再加了,她咬咬牙:“好,就按您说的办。”

总比死在手里的好,起码换了些粮食,也不算白养她—场。

对于买人董斯还是有些经验的,虽然国没了,但卖身契他还是写了—份,让李良按个手印,以防以后李良家找麻烦。


周睢暗暗磨牙,面上却是不显,哆哆嗦嗦的从内里衣服翻出40个铜钱交给城门士兵。

姜瑾2人刚进城没多久,就有一队蛟人骑兵飞速来到城门处:“可有见定阳来的马车和士兵?”

刚刚对普通百姓耀武扬威的城门士兵立刻弯了脊背:“没,没看到,一早上我们都看着呢。”

领头的蛟人骑兵眉头紧紧皱起,目光冰冷的看着城门士兵。

几个城门士兵被他看着冷汗涔涔,低着头不敢说话。

良久,领头骑兵才抬头看向城外方向。

稍落后他些的高大男人开口:“看路面的痕迹,今天应该是没马车进城。”

领头骑兵轻轻‘嗯’一声,眉头依然紧锁:“按时间推断,护送瑾阳公主的队伍应该昨天就到了,不知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高大男人想了想道:“或许路上有什么事耽搁了,现在流民众多,路途艰辛,晚一两天实属正常。”

领头骑兵摇摇头,下令:“派一小队人马前去看看,注意路上痕迹。”

城里萧条,街道的泥土还有不少干枯的黑色血迹,整座城透着一股腐蚀的腥臭味。

行走在街道路上的大部分是蛟人,即使有汉人也都低着头行色匆匆。

两人穿梭在曾经繁华如今破旧残破的街道上,没有叫卖声,没有吆喝声,偶传来蛟人那粗俗又奇怪的怒斥和打骂声。

蛮彝的语言和汉人的完全不同。

汉人也有各地方言,但有统一的官话,普通百姓不一定会说官话,但大部分能听懂。

蛮彝占下汉人的城池后,为了方便和更快速管理,大多会学讲汉人的官话,只是他们的语调非常奇怪。

姜瑾两人走了大概一刻钟才看到一两家还在经营的店铺,只是门可罗雀。

她不解,低声问道:“还在城里开店铺的是蛟人吗?”

周睢同样压低声音给她解惑:“不,是汉人,蛟人并不擅经营店铺。”

“蛟人攻下城池后,屠尽城中武将士兵,之后再杀一波普通平民,以凶残暴戾的武力镇压住其他民众。”

“再实行安抚政策,只要听话顺从,就不再杀,不听话就继续杀。”

蛟人不可能每占下一座城池就把人杀光,他们也要人给他们修缮城墙,给他们种植粮食,给他们织布做衣。

也需要商人经营各类店铺以维持他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再不济这些人还可以是他们的粮食。

在这个乱世,食人,可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也是他们早上进城时几乎没见过人出城的原因,城中的这些人说是蛟人的百姓不如说是蛟人的所有物,想出城,门都没有!

除非是完全投靠蛟人且对蛟人有功劳的汉人,在蛟人手里才有些自由。

这些被养在城里的普通百姓,说白了就是蛟人的免费劳力和可移动粮食。

姜瑾还是不解:“按你这样说,他们先杀平民,那权贵和商富之家应该大部分都没被杀,店铺开张的也不至于就那么几家吧?”

周睢细细解释:“蛟人攻城之时,或者攻城之前这些人就跑了大部分。”

姜瑾明白了。

权贵和商富之家大多比普通民众有见识,也更能得到有用的消息,同时更有跑的物资基础。

需要逃跑时他们比普通百姓更果决,知道蛟人可能会攻城自然会提前做准备。

周睢继续解释:“再者,留下来的富商权贵必须上交大部分家财,若有微词就杀,没收他们财物,所以城中商人不多。”

两人在城中四处穿梭,用姜瑾的话来说就是踩点,踩好点,才好干事,她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周睢对梁城也算了解,昨天晚上他其实已经在地上把梁城的地理和布局大概画给姜瑾看了,现在算是实地考察。

城中有不少像他们这样衣着褴褛从别处逃来的难民,所以他们的装扮并不引人注目。

要说为什么城池被蛟人占了还有难民进城,明知是狼穴还要往里钻,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一则走不动了,在这个出行靠走,家当靠扛的时代,普通老百姓又能带多少米粮?

还要带水,带衣服被子,煮饭的家伙什等等。

二是大部分的百姓本身就没多少粮食,断粮了继续走下去只有死,进城再不济还可以自卖自身,好死不如赖活着。

再则,现在的砚国10城有8城都被蛮彝所占,他们又能走去哪?

还不如选一座已暂时平定的城临时安身,能苟活一天算一天,总好过在外说不定那天就被流民或是蛮彝杀煮了吃。

一个时辰后两人来到以前最繁华的东街,此时变成多家青楼的所在地,还有一家营业的酒肆。

整个梁城中也因为此处有这几家青楼和酒肆,显得最热闹,不过进出青楼和酒肆的都是蛟人或是汉人士兵。

而此时,街道的正中间位置被押跪着3个满身血污身形消瘦的男子。

3人的身后站着6名拿着刀的蛟人士兵。

边上稀稀疏疏围了不少人,大多是蛟人,有男有女。

姜瑾好奇,停住脚步远远的看向这边,只见那3个男子都低着头看不清楚什么长相。


士兵在私院没搜到人,不过两刻钟就离开了,

姜瑾又等了一刻钟,确定没什么问题,才跳下屋顶往厨房而去。

刚到厨房就见周睢从地窖上来,看到姜瑾时他松了一口气:“女郎,您没事吧?”

姜瑾微微一笑:“无事,走,到地窖。”

到了地窖,几人开始商讨晚上的行动。

姚稷把梁城的布局在地上画了出来,指着城中一处说:“这里就是梁城粮仓,总的20座,每座能存粮800石,不过一般情况都不会装满。”

姜瑾颔首:“一般有多少人守护?城中驻军多少人?”

姚稷:“粮仓以前大概派30人左右守护,现在不确定,按猜测也差不多。”

“蛟人士兵大概5000左右,梁城当时降的汉人士兵约莫有5、600人。”

“梁城的守卫并不是很多,估计也就是几百人,最大的威胁的是城外的兵营,这5000蛟人士兵大多在兵营训练。”

想起什么,他继续道:“不过现在差不多是收粮的季节,蛟凉的兵应该大部分都被派往各县护粮收粮去了,兵营估计也不会有太多人。”

这个时候已经有双季稻,但双季稻大多在南方地区种植,北方还是单季稻,收获季节一般在9月份。

尽管战乱,但还是有不少地方没作为战场,粮食自然也就没被波及。

不管是百姓逃了的还是没逃的,之前种下的农作物还在的,收多收少的问题。

现在这些就都成了蛟人的粮食,在这个紧要的时候,他们自然要派人去看着。

接着姚稷又对郡守府,城墙守门士兵等作出详细的分析。

他对梁城十分熟悉,不管是兵力布局,还是地理环境,包括丘宁郡的各县。

姜瑾听的频频点头,这些信息虽然可能有所变动,但大体是不变的。

她眼里有赞赏:“不错,晚上暂定戌时末出城,你们到时做好准备。”

陈熙犹豫了片刻:“公主,我想参与行动,我想带我妹妹一起走。”

姚稷咬牙切齿:“我也想参与行动,我想亲手杀了蛟凉和蛟珠。”

谢南箫同样带着强烈的恨意:“公主,让我们参与行动吧,我想杀蛟人,能杀一个是一个。”

姜瑾看了3人一眼,问:“你们的身体能行?如果你们拖后腿,我们不但杀不了蛟凉,还很可能被反杀。”

姚稷强忍着琵琶骨处传来的剧痛站了起来,神情郑重。

“公主,臣以性命保证绝不拖后腿,就是死,也会让公主安然出城!”

陈熙和谢南箫同样站了起来:“臣绝不拖后腿!”

姜瑾环视3人一圈,看到他们眼里的强烈的恨和坚持,她沉默片刻开口道:“准,但必须听从安排。”

她看向姚稷:“蛟珠可以留给你,蛟凉给我,他大有用处。”

姚稷躬身应下:“诺。”

姜瑾对他们的表现很满意,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几人虽然觉得好似有些不靠谱,但看她肯定的样子,再综合之前她做的事。

几人没反对,只是对她的计划进行更周密的补缺。

直到确定没什么问题,地窖里又沉默下来。

姜瑾看向几人,问:“你们以后有什么打算?”

姚稷3人沉默,他们能有什么打算?国都没了,他们这些曾经的武将能去哪?

姚稷抿唇:“请问公主,您下一步作何打算?”

姜瑾想了想才说:“我准备往北走走,如果没什么意外,我想去丰州的戈凤。”

地窖内4人均是一愣,谢南萧更是惊呼:“戈凤?”

姜瑾点头,原主虽不懂国事,但也知道戈凤是砚国最北的苦寒之地。

也是边关之地,隔壁就是蛟族和曲召,是蛮彝通往砚国的要塞之一。

不过随着砚国大片国土的沦陷,蛮彝入关的选择多了,戈凤这处偏僻之地就成了可有可无。

而今的丰州大部分地区被曲召侵占,戈凤同样成了曲召人领地。

由于戈凤是个很小的县,人口本就不多,又多战乱,人口更是稀少,所以戈凤的曲召士兵必然也不多。

对于手头本就没有什么人手的姜瑾来说,拿下戈凤就成了可能的事。

对于别人来说那是贫瘠苦寒之地,对于她来说,那是地大物博,她空间有那么多农作物种子,总有合适戈凤的。

再不济还有蛮彝的牛羊呢,你抢我砚国的地,我抢你的牛羊,完全没毛病。

只要占下戈凤,她就有办法守住它,并往外扩展,到时候她再把东边临海的郡县全占了。

那她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海域,有了海,就有盐,还可以发展海运和海军。

到那时,她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地盘,有了在这个世界立身之本。

此时面对几人的惊诧,姜瑾细细道来:“砚国目前除泗州还在大皇子的掌控中,但,你们真的觉得他能守住吗?”

泗州地属南方,物资丰富,是蛮彝各族必争之地,在如此群狼环伺之下,只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几人沉默,他们很清楚,守不住!

姜瑾继续说:“再则,就算去了泗州,就算泗州守的住,大皇子就真的会庇护我吗?”

最是无情帝王家,别说大皇子,就算是砚帝在的时候,利益足够,姜瑾这个公主也必然会被舍弃和牺牲。

“所以,泗州我没考虑去!”

“至于其他四洲不是落入蛮彝各族之手,就是被砚国各将领或官员占地为王,不管我去哪里,都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几人内心一片悲凉,瑾阳公主的处境何尝不是他们的处境!

蛮彝恨不得他们死。

而那些在国家危急关头自立为王各自为政的汉人势力,不说他们是不是真心接受他们,就算他们诚意邀请他们加入,他们也不屑与之为伍。

何况以他们的眼光来看,这些汉人势力成不了气候,给蛮彝侵吞是早晚的事。

而周脽对大皇子姜淳更为了解,知道姜淳不是个心胸宽广的。

他这个曾经只忠于砚帝拒绝过他拉拢的武将,到了他的手下,只怕也落不了什么好。

姜瑾环视一圈:“跟砚国临近的南武国,嘉虞国等几个国家同样有大半国土被蛮彝各族侵占,我这个快被灭国的公主不可能得到他们的庇佑。”

“所以,我现在唯一的出路要靠自己走出来,靠不了任何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