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墨斋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阅读全集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阅读全集

张耀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现已完本,主角是张耀华阿辉,由作者“张耀华”书写完成,文章简述: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相亲遭人嫌弃。他放假回渔村赶海,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金手指到账。从此,龙虾、青蟹、石斑鱼,大黄鱼、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玳瑁、龙涎香、沉船宝藏……......

主角:张耀华阿辉   更新:2024-08-13 06: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耀华阿辉的现代都市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阅读全集》,由网络作家“张耀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现已完本,主角是张耀华阿辉,由作者“张耀华”书写完成,文章简述: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相亲遭人嫌弃。他放假回渔村赶海,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金手指到账。从此,龙虾、青蟹、石斑鱼,大黄鱼、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玳瑁、龙涎香、沉船宝藏……......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阅读全集》精彩片段


张耀华兄弟提着些杂鱼回家,杂鱼不值钱,还不如拿回家晒鱼干,或者用油炸,自己不吃可以送人。

小妹上次就搞了一大堆回去,听说亲家母很喜欢。

刚进家门,就听见张远航哀嚎的声音。

张耀华也是服了,真就是天天挨打?又干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呀?

“什么情况?”张耀威看向自己媳妇。

阿珍上前接过那半桶的杂鱼:“趁我不注意,偷走了一个奥特曼,还死不认罪。怎么?你觉得不该打?”

“啊!该打,该打!打得轻了。”张耀威一看自己老婆的眼神快要变成刀子的形状,连忙大力认同老婆的做法。

呐!不是老子不帮你,实属是我也惹不起。

“张远航,过来。是你拿走奥特曼?男子汉大丈夫,要敢作敢当。”张耀华跟他说道。

听到“男子汉大丈夫”这个词,张远航“认罪”了。

“我就拿了一个。”

“嗯!敢承认就还是好孩子,下次不准这么做,只要努力,那些东西不迟早是你的?傻不傻呀?

现在去读语文课第八篇,今晚要背给我听才能睡觉。”张耀华做出了惩罚。

可怜的家伙,毒打也挨了,还要背书。

张远航苦着张小脸,磨磨唧唧地去读书。

现在家里他最不想得罪的人就是大伯,大伯不仅跟他讲道理,还会给奖励,都是实打实的。

其他人啧啧称奇,这么听话?

“还是大哥有办法。”阿珍佩服。

“跟他讲道理就好。”

阿珍郁闷了。

“我怎么不讲道理?经常跟他讲一大堆道理,没用,他根本不会听。”

张耀华笑道:“那是你讲得太多,别说小孩子,一大堆的道理,大人都很难消化呀!你只要求他遵守一两个原则,那就不一样了。

比如我,只要求他敢作敢当。”

你在他耳边说大半天的人生大道理,他听得进去才怪。

阿珍等人顿时沉思起来,感觉有道理。

“只教他一两个道理,其他道理就不要了吗?”

张耀华摇头:“不是不教其他的道理,而是重点让他坚守一两个,作为他为人处世的底线。”

说实话,一个人只要坚守一两个道理或者信念,他已经算成功的。

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阿珍呀!这方面你听阿华的。”老妈也开口。

阿珍点头,表示明白。

大哥读书多,懂的也多,怎么教育人,人家更专业。

老妈跟阿珍去处理那些杂鱼。

老爸则是跟张耀华兄弟讲了今天村里发生的一件事。

“什么?村里的小学要撤掉?真是乱搞。”张耀威先骂起来。

实际上,村民得知这消息,第一反应和张耀威差不多,都是愤怒、反对。

张耀华虽然有些惊讶,但还不至于那么大反应。

据他了解,很多地方都这么干了。将学生少的学校撤掉,统一送到大学校去读书,可以集中师资力量办教育。

这种做法,自然有利有弊。

利的方面,大家应该也清楚,就是让小学校的学生也能享受好的教育资源,一视同仁,让孩子尽可能都在一条起跑线上竞争。

弊的方面,就是家长们担心、反对的原因。路途遥远,要么选择住校,要么家长天天去接送,或者多交钱,学校采购校车接送。

总之,孩子读书的费用要增加。

“撤掉我们村小学,孩子要去哪里读?”张耀华问道。

“去中心小学。镇里下达撤校标准,是学生数少于一百人,我们村小学只有八十多人。”

他们村小学是个小分校,孩子只能读到三年级,四年级就要去主校读。

加上学前班,才四个年级,能有多少学生?

“真是扯淡,要去也是去白石小学呀!那是我们分校的主校。”张耀威感觉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白石小学坐落在白石村,跟他们村就隔着两座山而已,三公里左右。

这点路,孩子们自己走也不需要太长时间。以前是担心太小的孩子走不动,也不安全,所以才在村里设一个小分校。

而要去中心小学,那就远了。

中心小学在镇中心,差不多十公里的路程,不住校或者接送,根本就行不通。

这不是逼着大家住校,或者交钱接送吗?不是变相捞钱,是什么?

“我说呢!怎么中心小学要扩建。”张耀威又说道,好像忽然明白了。

早有预谋的呀!

张耀华撑着下巴想了想,说道:“其实,去中心小学也有好处。”

见自家老弟和老爸看过来,张耀华解释:“中心小学实力强,我们镇排前三的小学。我没记错的话,排第一的是实验小学,然后是第一小学,接着就是中心小学了。”

白石小学虽然是张耀华的母校,但他还是得说实话,白石小学经常排倒数,校长换了好几茬,也不见有起色。

大部分村民看到的,就是变麻烦,要多交钱等缺点。

听完张耀华的话,张父和张耀威皱眉思考起来。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事实。中心小学的实力,确实不是白石小学能比的。

“以前,我们想去中心小学读书,人家还不一定要,恐怕得塞钱等等。”张耀华又说。

讲真,他觉得这是个好事。

他们村小分校的情况,他们心知肚明,老师只有四位。

别人送钱都想把孩子送进名校读书。

名校出来的学生不一定都是人才,但毫无疑问,人家出人才的概率高很多。一座学校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好像也对。”张父点头。

最明显就是读高中,考不上一中的,很多家长都想花钱买进去。

像张耀华那时候,就有人花一两万到一中读书。考不上,只能多花钱,有什么办法?这种操作,对中国家长而言,已经是基操的了。

“所以我们要送张远航去镇里读书吗?”

“你是他老子,你自己看着办吧!”张父懒得费脑筋了。

本来他也反对,觉得政府这样折腾就是为了捞钱,但听了大儿子的话,好像也不是坏事。

其实,最主要还是现在家里不困难了,愿意多花点钱在孩子读书上。


张耀华的老妈跟东梅婶约定好,明天一起去天后庙拜神。

天后庙附近三四个村子的庙宇,主要供奉妈祖,此外还有些道教的神仙,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砸过一次,现如今的是后来重建的。

那时候,村民偷偷将神像抬去藏起来,神像算是保存下来。

不管是最近两家都发了财,还是遇到的危险,她们都觉得应该去拜一拜。

当然,除了拜神,拜祖先也不可避免。

准确来说,相比神灵,中国人更相信自己的祖先。

拜神之后,如果不灵,大家会埋汰:这位神仙都不灵的,下次不拜了。

可祭祖后不灵,他们不会埋怨祖先不保佑,竟然会反思,是自己不够努力,然后年年祭祖。

这双标,也是没谁了。

次日一早,张耀威就被喊起来杀鸡。

今天张耀华兄弟也得跟着去拜神,才比较有诚意,神仙才会保佑。

“家里没有炮。”张耀威提醒。

禁止放鞭炮?在他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每次拜神都得放鞭炮,这是惯例,也是重要环节。

张耀华揉了揉眼睛,擦掉点眼屎,说道:“你去小卖部问问,我来拔毛。”

鸡已经杀好,正放在开水里烫着,接着就是拔毛等。

老妈一看那只鸡,气道:“这是生鸡,谁让你杀生鸡的?”

张耀威丢下手里的活,赶紧往外面走,一秒钟都不想听老妈的训斥。

生鸡就是没有阉过的公鸡。

张耀华疑惑:“这是生鸡?为什么不一起阉了?”

他看这鸡的鸡冠也不算大,公鸡不都是大鸡冠的吗?

“阉了,但没阉干净。”解释完,老妈又往鸡舍走去,逮住一个阉鸡,拿出来给张耀华杀。

公鸡的肉偏硬,比较有嚼劲,据说蛋白质也丰富。不过,公鸡肉不是每个人都能吃的。他们这里有讲究,孕妇最好别吃。

而他们家正好就有孕妇。

难怪老妈会逮住人就骂。

张耀华先把那只生鸡弄干净,才杀另外一只。

老妈端来一小半碗的盐水,用来接鸡血。放盐有利于鸡血凝固。在乡下,鸡血可不会随便乱扔,有不少人就喜欢吃血。不管鸡血、鸭血,还是猪血等。

张耀华听说,有些地方吃生的鸡血,佩服,不觉得腥味重的吗?

各地有各地的饮食风俗,张耀华自然不会过多评价。

放了血之后,张耀华将阉鸡放到一边,然后把那半碗鸡血端回屋内。等他出来,傻眼了。

鸡呢?

“妈!我刚杀的鸡你拿走了?”

听到话,老妈从厨房的窗户探出头来。

“刚才我跟阿珍一直在厨房。”

张耀华暗想:不会是路过的狗叼走了吧?

就在这时,张耀威提着鞭炮回来。

“你回来的时候,看到有狗叼鸡吗?”张耀华问他。

“怎么啦?”

“我刚杀的鸡,进一下屋出来,就不见了。”

“卧槽!那是我们家的鸡?”

张耀威忽然想到刚才看到一只一瘸一拐跑路的鸡,他连忙放下鞭炮,朝看到鸡的方向跑去。

很明显,大哥没有割断鸡的喉咙。

他以前也不是没试过,尤其是鸭子,放了血还能飞走。

很快,他把鸡捉回来,又在鸡脖子上补了一刀。

这回,彻底不挣扎了。

老妈对这两兄弟相当无语,没一个靠谱的。

张父则是在处理鸡肠子等内脏。

拜神的鸡,不能直接破开肚子,要在鸡屁股的位置割一刀,然后用手将里面的东西都掏出来。

注意,不能把鸡胆弄破。

另外,鸡肺一定要掏干净,否则熟得不均匀。

在放到锅里煮的时候,还要给鸡做定型,鸡头要顺着鸡背摆放,鸡脚则是折弯,往鸡屁股的那道口子塞进去。

顺道将一片猪肉放下去一起煮。

苹果、橘子、糖果、饼干等祭拜品也要准备。

还有一壶热茶,一瓶酒。

一把还没开拆的香。

弄好一切,约好时间,两家带着东西朝天后庙出发。

天后庙不在他们村,而是隔壁的村子,庙祝没有休息天,每天准时多少点开门、关门等工作。

阿辉家的鸡有点磕碜,鸡皮破了好几道口子。

“你干的?”张耀威问水旺。

看东梅婶那眼神,他猜测就是水旺弄成这样的。

“也不能全怪我……”

他们来到天后庙,庙殿供奉的神像还真不少,像何仙姑、土地公等。主殿中间,自然是妈祖了。

两家的妇女将祭拜品一一摆在供台上,然后点香。

点香也有讲究,不能乱来。每一个香炉都插上三炷香,插上去之前,还要将香横着拜三下。

两妇女开始祷告,要把家里最近发生不好的事都给神灵说一遍,然后祈求他们保佑。

一旁的张耀华咋舌。

人家神仙吃你一顿真不容易呀!要求是真的多,就差没说世界和平了。

足足说了三分钟的愿望。

一边祷告,还一边奉酒、奉茶,两杯茶,一杯酒。

“洗手过来拜。”老妈朝张耀华等人喊道。

庙里有专门用来洗手的水,叫天水。其实,就是雨水,下雨的时候,庙祝收集的。

张耀华等人诚恳地拜了三拜。

最后,张耀威和水旺去放鞭炮,而张耀华和阿辉则是到角落去敲钟、打鼓。

无论是放鞭炮,还是敲钟打鼓都是一个意思,就是通知神灵。实际上,就像是打电话的电话铃声是一种功能。

阿辉跟庙祝大爷要来圣杯,准备摔圣杯,测一测他们下次出海的凶吉。

杯,亦称“笅“,古人用来请神明乞示吉凶,跟神灵沟通的一种工具,是由两块树根或竹根制成半月形,有正反两面,外突内平,内是正面称为阴,外是反面称为阳。

两个都是正面,表示吉凶参半,摸不清其意的冷笑,俗称“笑杯”。

要是两个都是反面,则是怒杯,表示神明的怒斥。

最好的结果是一正一反,代表神灵同意、赞同的意思。

“我先来。”水旺将圣杯拿过去。

他煞有介事地握住圣杯,一本正经地拜了拜妈祖,然后松开手。

两块圣杯摔在地上,两个反面。

“不可能,再来,刚才不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