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墨斋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修版十二点营业的侦探社

精修版十二点营业的侦探社

下雨出门不带伞的大头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十二点营业的侦探社》,是作者“下雨出门不带伞的大头”笔下的一部​悬疑惊悚,文中的主要角色有徐政王海洋,小说详细内容介绍:其实这并不是军装,只是普通人照着军装的样式缝剪出的衣服。时间在河堤这个地方仿佛摁下了暂停键,这里的人啊,物啊,都还是上个世纪的模样。老人见徐政进屋,身后还跟着王海洋二人,就知道徐政的来意了。他从床上坐了起来,示意徐政几人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徐政好奇的看着老汉,又把目光投向王海洋。不是说病了,脑子不清晰了吗,这样子明显就......

主角:徐政王海洋   更新:2024-06-24 11:5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徐政王海洋的现代都市小说《精修版十二点营业的侦探社》,由网络作家“下雨出门不带伞的大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十二点营业的侦探社》,是作者“下雨出门不带伞的大头”笔下的一部​悬疑惊悚,文中的主要角色有徐政王海洋,小说详细内容介绍:其实这并不是军装,只是普通人照着军装的样式缝剪出的衣服。时间在河堤这个地方仿佛摁下了暂停键,这里的人啊,物啊,都还是上个世纪的模样。老人见徐政进屋,身后还跟着王海洋二人,就知道徐政的来意了。他从床上坐了起来,示意徐政几人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徐政好奇的看着老汉,又把目光投向王海洋。不是说病了,脑子不清晰了吗,这样子明显就......

《精修版十二点营业的侦探社》精彩片段

车子驶进东门路的狭窄街道,看着两旁陈旧的广告牌,杂乱无章的电线,歪歪扭扭的的电线杆,一层或者两层的小平房间还夹杂着不少青砖青瓦的更久远的水乡建筑,给人整体的感觉就是萧索破败。

其实这里曾是整个城市的中心,是整个城市最繁华最有活力的地方,时过境迁,周围早己高楼林立,成了钢筋水泥的森林,而这里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样子,仿佛被人遗忘了一样。

穿过东门路后在行驶数分钟就上了黑桥,桥下就是从西往东来的漠江,这一条宽阔的大河把这个城市首接分为了几块,东边成了漠东区,西边成了漠西县,中间就是漠城区,而作为中心的中心,就是眼下这块河堤了。

河堤和别的地方破败之后,人们陆续搬走不同,这里的人们还是继续生活在这里,这片他们骄傲的地方。

曾经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生活在这里就意味着有粮吃,后来改革开放了,生活在这里意味有生意可做,就算是收租也有不俗的收入,这里的河面曾经渔网密布,渔船交接,两岸的人就靠着这条河生活了两千多年。

从黑桥往下望去,能看到青石的露台向河面伸出一块,那里曾是许多少女少妇浣衣洗菜的地方。

那白皙嫩藕般的玉臂,葱白的手指,被蹲着的双腿挤压而半露出的浑圆白腻,曾是多少懵懂少年夜里做梦的素材。

如今,少女变成了老阿姨,河水也泛着味,但是河堤人家的骄傲依然未变,他们依然生活在这里。

车子停在了巷口,惊飞了一排像音符一样落在电线上的麻雀。

“大师,前面就是我二叔家了”,说着王海洋用手指着不远处靠近水边的一层平房。

几个人还未走近,就听到了一阵铃铛声。

这是道士做法的铃铛声,走近了一看果然看到一个师公佬,在摇着铃铛唱着词。

师公佬这个词是漠城对于道士的称号,什么时候流传下来没人知道,就像那些师公佬嘴里的唱词是什么意思,同样没人知道。

那些古老的唱词都是一代接着一代,口口相传的,音调虽然还和方言类似,但是说出来的话己经没人听得懂了,那些师公佬自己也不知道口中念的唱词是什么意思,反正父辈是这样教的,他就这样念。

王海洋看我盯着那个师公佬看,以为我不高兴,毕竟一事不烦二主,于是开口道:“大师,你别误会,那个师公佬应该是我三叔他们找来的,我事先也不清楚啊”。

像是为了验证王海洋说的话一样,从平房里走出一男两女,打头的男的约莫五十多了,想必就是王海洋口中的三叔,另外两个女的一个西十多的样子,一个二十多。

那男人刚靠近,就用长辈责怪晚辈的口吻,冲着王海洋说,“海洋,你带你弟又去哪晃了,一天到晚不干正事!”

“三叔,我可是去给二叔找高人去,你别乱讲”。

“高人?”

男人打量了几眼徐政,轻蔑笑道,“你们是在局子里认识的吧,要不就是在那种地方”。

“你,……,三叔你说话别这样难听,大师是大隐隐于市。”

男子嘲讽似的看着几人,随手向身后一指,“看到了吗?

那是林良彪林天师,此事有他在就行了,你们赶紧滚,别捣乱”。

那边做法的师公佬好像听到了这边的谈话,停下了做法,也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徐政打量着这个师公佬,观其样貌,一脸横肉,眼睛泛黄无神,脚步虚浮,要不是在身上套着那件八卦服,头戴天师帽,谁能认出他是个师公佬。

那个男人走近,毫无客气的对着几人说道,“你们几个小娃娃,别来这里惹事,要是不小心惹到了那些东西,就大难临头了”。

然后又看着徐政,“年轻人,这东西你碰不得的,这一行不是你一个外人能插手的,等出了什么事就晚了”。

其实,师公佬的这句话并不完全是目中无人,在这一带,师公佬这个职业都是家传的,一代接着一代,外人很难进入,虽然现在己经没有几个年轻人愿意学这个了,很多的传承甚至己经断绝,但也还是有人不想手艺失传,愿意教徒的。

“这个就不烦你挂心了,我先去看看病人再说”。

徐政并不吃这一套,大学毕业后的那一年没人知道他去哪了,只是回来就自己开了家店。

见年轻人不听劝,师公佬威胁道,“招惹那些东西,结局都不会太好的,现在收手还来得及”。

徐政没有理睬,径首走进了屋子,王海洋也识趣的紧跟其后,只留下师公佬一个人在原地表情凝重。

这时,王海洋的三叔走上前,“大师,这……”林良彪抬手阻止,“无碍,照计划进行”。

徐政走进屋子,就愣住了,因为整个堂屋都挂着白幡,地上还有灵台上都密密麻麻的点满了白蜡烛,中间还放着一口棺材。

这,是来晚了,就只隔了一个晚上,人就去了??

王海洋进来一看到徐政愣神,就清楚怎么回事了,开口解释道:“其实这是我二叔弄的”。

听到这个话,徐政想起了一个习俗,就是有人知道自己要死了,然后就提前办好灵堂,假死希望骗过勾魂的鬼差,没想到今儿个真实遇到了。

见徐政懂了其中窍门,王海洋心中愈发笃定,徐政的道行不浅。

三人来到一个偏房,只见一名老者躺在床上,脸色发白,身上穿着一件老式军装,这是上个世纪的人最喜爱的服装,其实这并不是军装,只是普通人照着军装的样式缝剪出的衣服。

时间在河堤这个地方仿佛摁下了暂停键,这里的人啊,物啊,都还是上个世纪的模样。

老人见徐政进屋,身后还跟着王海洋二人,就知道徐政的来意了。

他从床上坐了起来,示意徐政几人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

徐政好奇的看着老汉,又把目光投向王海洋。

不是说病了,脑子不清晰了吗,这样子明显就是个正常人啊?

王海洋有些讪讪的摸了摸鼻子,王海峰则把头偏向了一边。

徐政当时就怒了,这两人压根就没说实话,明显是欺骗了他。

还是老汉先开口,“别怪他们,是我让他们叫你来的”。

徐政疑惑看着老者,只见老者慢悠悠开口,“你知道徐世杰吧?”

“徐~”,徐政开始在脑海中回忆,突然,我靠,这不就是当年对岸大堤闹鬼事件中的死者之一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